在小區內,業委會可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就比如當發生物業糾紛時,當業主個人難以維權時,就可以讓業委會出面,這也是設立業委會的一大目的。只是,好多業主對于業委會根本不甚了解,結果導致自己難以正當維權,甚至還被業委會坑騙了!在此,小編要說的是,關于今年下半年成立業委會,你走出以下這5大誤區,小心權益受損!
1.必須成立業委會
【資料圖】
一般來說,業委會都是在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成立的,那么問題來了,是不是每個小區都必須成立業委會呢?其實不然!只有一個業主的,或者業主人數較少且經全體業主一致同意,決定不成立業主大會的,由業主共同履行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職責。由此可見,業委會并非必須成立的,關鍵在于業主們是否能夠與物業公司友好相處,或者能夠很好地維權!
2.可直接動用維修基金
在入住小區后,業主們一般都需要繳納維修基金,以便于更好地維護小區設備等。那么問題來了,當小區設備需要改造時,業委會是不是可以直接操作呢?其實不然!關鍵在于看維修基金的約定,一般超過5萬元就需要由物業公司制定維修、更新方案,報業主大會審核同意后,由物業公司組織實施,費用按規定來列支!
3.會替業主說話
本以為有了業委會,業主在維權時就更加有保證了。誰曾想,物業公司與業委會偷偷達成了共識,物業公司免去業委會成員的物業費,業委會保證物業公司常在,甚至在發生物業糾紛時,即便物業公司失責,業委會也力挺物業公司!因此,大家在選擇業委會成員時一定要選擇那些較為正直的業主,且在發現問題時,一定要注意及時剔除垃圾,以免損害自己的業主權益!
4.可解聘物業
一直以來,業主們都以為業委會有著解聘物業的權利,但實際上,并沒有!決定選聘物業公司的方案及解聘物業公司是業主大會的權限。因此,大家不要再找業委會商量解聘物業公司了!
5.非業主也可以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業主發現,業委會成員中竟然還有人不屬于自家小區的,或者說這家人早就搬走了,卻還在業委會里。要知道,業委會成員必須是小區內的業主,且還需要擁有良好的信用,沒有犯罪記錄等。
如今,物業糾紛問題越來越嚴重了,業委會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如果你對業委會了解不到位,那么你可就要吃大虧了!后,小編要提醒大家,關于今年下半年成立業委會,你走出以上這5大誤區,小心權益受損!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作者公眾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