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兩家門店至少虧了40萬。”
廣東佛山,一位經營著兩家家具直營店的老板這么說到。他做家居行業做了近10年,可以說是經驗豐富,以前的收入基本全來自線下賣場,生意不算火,但收入穩定。
家具不算是周轉率很高的產品,通常毛利率會比較高。據東莞證券研究的數據,我國中高端家具品牌的毛利率超過40%。
不過今年的疫情影響,讓不少線下賣場經營困難。顧客量驟減,本來銷量就不高的家具行業遭遇寒冬。一些中高端家具品牌憑借多年積累還能勉強支撐,但小品牌就很難生存了。
實際上很多“小品牌”只是聽起來沒名氣,但實力是有的。比如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是全國有名的家具產業帶基地,去年南康家具總產值超過1800億,已是國內最大的實木家具產地。南康的家具制造企業,就像東南沿海的電子廠、鍋具廠一樣,靠高性價比爭奪市場,給大品牌代工或者直接走外貿渠道。
疫情顯然對這些家具企業的沖擊很大。海外訂單幾乎斷崖,國內市場壓力重重,怎么辦?只能寄望線上。
南康有一家名為匯明生態的企業,其母公司原本產品長期出口海外,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今年初,匯明生態決定發力拼多多。結果發現,拼多多的用戶群特別青睞高性價比的實惠產品,很適合自己公司的路子。
最近,拼多多將扶持中小制造業、優質產業帶的新品牌計劃升級,匯明生態馬上宣布聯手拼多多,打造自己的新品牌“匯明創家”。與他們做出相同選擇的,還有南康另一個龍頭企業團團圓家具,其打造的新品牌為“優居未來”。
事實上,通過拼多多這樣的新電商來找到新的銷售路徑,早已成為了南康家具產業帶的共同選擇。2019年,南康家具企業在拼多多的成交額就突破了100億,目前入駐店鋪超過了2000家,按當地協會的話說“凡是做電商的基本都去拼多多開了店”。
上海有位大學教授曾說,打敗中國品牌的不是品質,而是“電視+沃爾瑪”,意思是中國本土品牌最缺的就是營銷方式和銷售渠道。
然而近些年拼多多的橫空出世,正好有效解決了這兩大難題。拼多多的社交電商模式吸引了大量流量,用戶又極其注重性價比,克服了國產制造企業在營銷方式上的短板;同時拼多多的C2M直連模式,又為企業砍去了各種中間環節,降低成本,實現廠價直銷。
按照拼多多的計劃,未來5年將幫助南康孵化20個十億級家居品牌,還將聚焦全國五十多個家居產業帶,打造10個“線上版宜家”。
中國家具產業疫情后的曙光,或許就快來了。
關鍵詞: 家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