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家電市場逐漸熱鬧起來。日前,記者走訪市場時發現,這個歲末“折扣季”,家電行業沒有按照以往的“套路”出牌,而是迎來了新一波漲價潮。
線上線下,家電“漲聲”一片
“我記得上次來的時候,這款電視機沒有這么貴的啊?”1月23日,徐女士在臺州電子數碼城購買家電時,發現她此前看中的一款創維電視漲了200元。她咨詢一旁的工作人員后,得到的回復卻是“現在電視機都漲價了”。
事實上,記者走訪市場時了解到,漲價的不只是電視機,還有空調、冰箱等家電。
“差不多是去年12月底的時候,不少家電產品價格開始上漲。”椒江國商廣場副總經理李建軍告訴記者,其中電視機、冰箱等產品價格漲幅明顯,“從目前調價情況來看,家電平均漲幅在五六個百分點左右。”
“價格都在漲,下單要趁早。”前天下午,記者在椒江下陳街道的一家家電賣場咨詢家電漲價一事時,也得到了類似的回復。該賣場工作人員陳女士介紹,賣場里目前有推出優惠活動,但不少產品的價格的確是上調了,優惠也是在調價基礎上進行的。同時她還向記者建議,為避免之后再漲價,消費者可以先提前下單,然后根據裝修的進度來確定配送和安裝時間。
不過,記者采訪時也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家電品牌或品類都在漲價。“目前來看,西門子、夏普、三星等合資品牌都有在調價,美的還沒漲價。”李建軍說,同時有些品牌只是調整了部分產品的價格。
此外,除了線下,網購平臺上的家電產品的價格也迎來了普漲。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去年12月,線上市場中,彩電均價2569元,同比漲幅達27%;洗衣機均價同比提升10.2個百分點;空調均價2947元,同比上升19.3%。
銷量影響不大,原材料漲價是主因
家電價格上揚,消費者能買賬嗎?對此,多位家電賣場的負責人或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銷售影響不大。
“臨近過年,來采購家電的消費者往往是出于剛需的考慮。他們基本上來了就會下單。”李建軍說,該買的還是會買。
在臺州電子數碼城附近經營著一家家電賣場的張先生則告訴記者,整體銷售情況尚未有明顯變化。不過也有部分消費者表示如果漲價太多,會轉而購買其他更實惠的品牌或產品。
一片“漲聲”之下,不少人也挺關心,家電價格緣何上漲?采訪中,記者獲悉,原材料漲價是主因。
“對于家電制造業特別是大家電來說,原材料成本占比挺大。最近從空調壓縮機、液晶面板等核心部件,到鋼、鐵、銅等基礎材料,都出現了漲價。由于家電本身的利潤空間有限,不少家電品牌又無法消化原材料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只能上調產品價格。”張先生說,從供應商的反饋來看,原材料價格上漲是此次家電漲價的直接“導火索”。
此前TCL發布的一則文件也印證了這一點。1月12日,TCL家用電器(合肥)有限公司發布的《TCL白電致全體經銷商朋友的一封信》中提到,隨著國內疫情的不確定性,國外疫情持續肆虐,從2020年7月以來,冰箱、冷柜、洗衣機等主要原材料上漲35%以上(其中冰箱發泡用黑料和白料漲幅超過60%,鍍鋅板、電解銅漲幅超過40%)。同時物流成本也在不斷上漲,導致公司各項成本不斷攀升。
另外,也有部分家電經銷商告訴記者,進入2021年,不少家電品牌會發布新品,設置價格偏高,也會帶動家電均價。
關鍵詞: 家電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