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Mini LED產品在彩電市場上受到眾多輿論的圍觀,這對急于擺脫液晶電視低價惡戰的中外廠商來說,是一件好事情。但如何避免在Mini LED產品的市場競爭中出現新的低價亂戰,以及技術炒作和宣傳誤導,是所有廠商必須直面的課題。
從2020年8K電視,到2021年的Mini LED電視,最近五年來的全球彩電市場,從來沒有像今年這樣,讓眾多中外企業紛紛圍繞Mini LED電視新品展開推廣和炒作。
公開信息顯示:繼三星、LG、TCL、海信、康佳、小米等之后,作為OLED電視陣營的旗手創維,也推出Mini LED電視。此外,長虹、華為等企業也完成Mini LED電視的產品布局,等待在2021年新品發布會上亮相。
那么,Mini LED電視會是OLED電視市場推廣六七年仍然不溫不火、激光電視主戰場又在80吋及以上大屏、量子點液晶電視曇花一現后,成為彩電消費市場新的風口和熱浪嗎?與OLED電視、激光電視等下一代顯示技術相比,Mini LED到底能否承載產業和市場新一輪升級的重擔?
其實,無論是之前火極一時,受到TCL、三星等企業熱捧的量子點電視,還是2021年以來受到中外彩電企業力推的Mini LED電視,本質上都屬于液晶電視的升級改良性產品。理論上并不屬于下一代顯示技術的范疇。與OLED電視、激光電視相比,還不是同一個時代的對手,隨著新的顯示技術誕生而走弱。
換句話說,Mini LED電視的推出,本質上還是彩電企業對液晶顯示技術生命線的延長和拓寬。說白了,這還是液晶面板工廠通過技術的改良,提升液晶面板顯示的畫質和色彩后,意在探索并打造新的技術概念和產品賣點,幫助下游的彩電整機廠商們共同尋找新產品、新動力。
同時,相對于OLED電視,以及激光電視,在過去幾年的全球彩電市場推廣和發展過程,均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幫派化、陣營化布局。比如OLED陣營主力軍就是LG、索尼、創維;而激光電視陣營主力軍則是海信、長虹,后來又增加了三星、LG等;這一次Mini LED電視卻同時出現了眾多企業,拋棄派別和陣營共推。這一現象引發行業內部人士熱議,原因就在于這項技術行業通用、沒有風險。
在今年受到中外廠商的共同熱捧,就像8K電視在2020年度受到中外廠商熱捧的道理是一樣的。都屬于行業能用性技術和共推性概念,能在短期內快速推動所有企業現有主力軍——液晶電視的迭代升級,并跳出傳統液晶電視的低價惡戰,賦予液晶電視新的賣點后,賣個好價格、多賺點錢。
此外,還需要看到,過去的半年多時間里,傳統液晶面板價格處在一路上漲的通道中,而且至今沒有下跌回調的跡象。在這種情況下,占據全球及中國彩電近九成份額的液晶電視升級迭代,對于所有廠商來說至關重要。Mini LED在這種背景下受到熱捧并不令人意外。
不過,對于所有中外彩電企業來說,面對這一輪悄然興起的Mini LED熱潮,卻不得不直面兩個方面的挑戰,或者說現實經營問題。
第一、Mini LED并非某一家、或某兩家的差異化產品,而是全行業的通用性液晶面板部件,很容易在市場上出現產品同質化的局面。一旦家家都在賣Mini LED產品,很容易就會出現低價亂戰和惡戰。在這種情況下,誰能率先推動Mini LED的市場落地和引爆,誰就能率先在Mini LED產品基礎上,探索差異化的性能和賣點,誰才能搶到先機。跟隨者們一定會再次陷入低價泥潭之中。
第二、Mini LED當前并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規范,產品價格從幾千到十多萬不等,最大的差異就是Mini LED面板的燈珠數量。一般來說,燈珠達到2萬以上,Mini LED電視的畫質才能超過OLED表現。現階段一些企業為了追求Mini LED產品的市場快速上量,推出了產品大多數2、3千的燈珠,優點是成本低,但畫質顯然無法明顯提升。在這種情況下,不同燈珠數量、不同成本的Mini LED價格亂戰,必然會帶給消費者誤導和困惑,最終受害的還是彩電企業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