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16日)開始陸陸續續簽訂訂單了,這次我們展出的只是今年推廣的一個系列,但有城市經銷商僅僅看了圖冊,就連我們沒有在這次展覽中出現的其他系列也一同簽下了。”上海慕容時尚家居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李家茂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說。
第45屆國際名家具(東莞)展覽于3月15至19日在廣東國際展覽中心舉行,本次展會共設有10個展館,逾1500家國內外行業品牌參加,場館內人頭攢動,擠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家具經銷商。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原材料價格飆升,企業的成本壓力徒增,不過,多名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均對今年的市場持樂觀態度。
據海關總署出口統計快訊數據顯示,2020年家用及其零件商品出口額584.1億美元,同比增長11.8%。出口顯著增長。有業內人士認為,今年的出口情況將延續增長,但增長速度或將減緩,另一方面,發展內銷轉型國內市場成為今年家具企業的一個發展目標。
原材料漲價影響大不大?
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家具企業訂單大幅增加,但同時,原材料價格一路走高也讓企業的成本壓力越來越大。
李家茂坦言:“原材料漲價是不得不接受的現實。”截至目前,慕容時尚家居的國內生產基地已有建設成熟的幾十條產品生產線,年產值30億元人民幣,每年可生產逾百萬件以沙發為主的家居產品。為應對原材料價格飆升,企業通過開發新材料、開辟新的材料供應端化解成本壓力,比如使用科技混合的皮布料。
同樣,融峰國際家居營銷總監黃海濤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目前皮布料、海綿的漲價幅度相對較大,對產品構建形成很大的成本壓力,企業也相應采取了消化壓力的措施,一方面通過不同的組合讓產品使用的材料多樣化,另一方面改善生產機械化程度,提高效率同時降低成本。
融峰國際家居成立于1998年,產品主要包括實木家具,軟體沙發,板木家具,古典家具等,出口家具至美國、日本、韓國、中東、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也為萬豪、希爾頓、喜來登、威斯汀、四季等全球高端酒店集團提供整體的酒店家居配套服務。
“從正面意義來看,這對企業而言是一個轉型升級的契機。”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向第一財經分析,做加工貿易的道路會越來越難走,如果企業在無法消解成本壓力的情況下依舊盲目接單,可能會導致利潤微薄甚至虧損,長遠來看,這種模式顯然是不可持續的。
林江認為,制造業企業要提高抗風險能力,需要改善生產流程、經營管理,要把產品附加值提上去。比如,有的企業做智能家居、做個性化定制,在產品質量足夠好的前提下,即便是漲價,也有客戶搶著下單,那么原材料漲價對企業的影響就會大大降低。以往是規模經濟,靠量取勝,未來企業需要更多考慮如何提升產品的價值,以質取勝。
今年出口依然火熱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1-2月出口數據,家具及其零部件出口金額為110.18億美元,同比2020年增長81.7%,同比2019年增長33.9%,再次驗證家居景氣度回暖。
對于一些出口業務強勢的家具制造業企業而言,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對他們來說相對較輕。
臺升國際集團內銷事業總經理吳東倫向第一財經表示:“去年以來原材料價格確實出現了較大的漲幅,但對我們來說影響并不是很大,主要原因是我們的外貿業務從生產制造到物流運輸都非常穩定,不容易受到沖擊。另一方面,家居行業每年普遍都有一次調價,我們主要采取與客戶共同分擔成本的方法。”
臺升國際集團在全球擁有五大生產基地,其中中國有兩個,分別位于廣東東莞和浙江嘉善,海外則分布在美國,孟加拉國,以及印度尼西亞。據吳東倫介紹,由于外銷的訂單量太大,集團近期剛在越南快速并購了一個工廠,同時還有兩個工廠在建設中。
斯可馨集團副總裁陳盛認為現在的出口情況依然樂觀,去年訂單猛增,工廠也不斷擴產線,但產能還是滿足不了訂單需求,預計今年還會延續增長。
對于原材料價格上漲,陳盛則回應:“我們會隨著成本價格波動進行調價,現在做外貿單都是客戶求著我們做。不過,隨著全球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到明年,市場情況可能就會發生改變了。”
國金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家具出口國。2019年,中國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額達到540.95億美元。根據Statista數據,中國家具出口額全球占比為33.57%,占比世界第一。受生產成本上升、中美貿易摩擦等多方面影響,近年來中國家具出口額增速放緩。
李家茂認為,外貿對于中國家具制造業企業,尤其是出口型企業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業務單元。由于目前歐美等國家的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嚴峻,在接下來的一兩年內,中國家具企業在全球市場仍然握有主動權。
“近兩年,我們在英國市場表現非常好。因此,公司在海外的布局重點從美國市場轉向了歐洲市場和亞洲市場,這也是我們應對出口挑戰做的戰略調整。”李家茂說。
多家企業瞄準國內市場
盡管預估今年外貿形勢向好,但多家家具企業也開始將發展重點放在開拓內銷市場上,有業內人士認為今年龐大的國內市場或將迎來爆發。
“今年的內銷肯定是上升的,甚至可能出現爆發。去年第四季度可以明顯看到內銷回暖,今年開年之后,我們頻頻接到來自不同城市的百萬訂單,整個國內市場正在復蘇。”吳東倫透露,近幾年臺升國際集團開始發力內銷,未來將是公司的快速增長點,同時,國內的兩大生產基地未來有望只為國內市場服務,從而可以更好地迎合國內消費者的需求。
國金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2019年,中國的家具零售額1970.30億元,是世界上家具消費總額最高的國家,增速上也名列前茅。根據意大利米蘭國際工業研究中心(CSIL)和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13-2019年中國家具行業消費額累計增速為23%,僅略低于印度的37%與美國的32%。相較于北美、歐洲等國,中國家具進口占比較低,自產自銷率相對較高,達98%,遠高于美國的61%和日本的63%。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企業都提到接下來將全面開拓國內市場,將推出系列品牌下沉到三四線城市,持續挖掘消費潛力。
以斯可馨為例,今年計劃新開設50家門店,集中分布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二至四線城市。從業務占比來看,斯可馨的外貿業務占20%,內銷占80%。陳盛表示,未來也基本會維持這樣的比例,只是總量需要不斷增加,因為中國的市場這幾年比較穩定,發展勢頭比較猛。從去年開始,業內就感受到內銷市場需求量巨大,人們還是有足夠的消費能力,隨著經濟復蘇,對家具的需求也開始回暖。
今年是慕容時尚家居正式轉戰內銷市場的第一年,計劃于近期實現全國200家的開店目標,全面鋪開國內市場線。李家茂坦言,大多數出口企業轉內銷的成功幾率不高,外銷是大批量的單品加工,而內銷是小批量的系列化生產,二者有本質的區別,所以企業在生產規劃和團隊管理上不容易轉型。慕容時尚家居則采取內銷業務獨立運作的模式,成立新公司、組建新團隊,在浙江建有生產制造基地。
“中國市場未來將是全球最大的市場,把內銷市場做好做強,相當于躋身國際一線品牌。”黃海濤表示,對于已在國內市場深耕十余年的融峰國際家居來說,打造國內品牌是長期性定位,而外銷更多是產能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