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618又要來了,不知從何時起,618年中大促的時間已經覆蓋從6月1日~18日,這樣的廣覆蓋周期是希望每個有需求的消費者都能買到優惠的產品。同時,這也給企業帶來了沖量的機會,可是說多方受益。
不過,每一年的618大促也是廠商以及品牌互相競爭的時刻,各方“勢力”早已摩拳擦掌等待大戰的開始時刻。智能電視行業也是為數不多的,競爭異常激烈的行業之一,今年的智能電視行業競爭將尤其“慘烈”。
彩電行業增長乏力 銷售承壓
經過前幾天的快速增長,我國智能電視行業已近邁入存量時代,增長乏力。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達4450萬臺,同比下降9.1%,零售額規模1209億元,同比下降11.7%,量額雙降。
進入2021年,一季度的彩電銷量也不盡人意,據奧維云網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彩電銷量為990萬臺,對比2020年一季度下滑0.6%,對比2019年一季度下滑20.5%;銷售額為311億元,對比2020年一季度增長30.9%,銷量依然維持下降。
對彩電品牌來說,618是一年一度的大促日子,在經歷過一季度的低迷之后,許多彩電品牌將希望寄托在618大促期間,以此來沖擊更高的銷量,擺脫一季度的銷售低迷。所以,618自然成為“血拼”的戰場,讓利幅度可想而知。
面板價格大幅上漲 促銷承壓
液晶面板自去年6月開啟上漲勢態以來,截止今年2月,32-55吋的中小尺寸面板采購價同比漲幅達67-92%,75吋為代表的大尺寸面板均價漲幅也達到17.7%。作為智能電視核心部件,也是成本占比最高的部件,液晶面板漲價必然導致終端售價上漲。
面對原材料以及面板的價格上漲,還有主要芯片供應不足等問題,終端產品不得不通過提價來抵消成本的上漲。截止到目前4月,已經有TCL、創維、小米以及外資品牌三星、索尼都宣布上調價格,這也是繼去年8月調價后的第二次漲價。
本來銷售已經呈現增長疲態,出現了下滑的現象,而面板價格的大幅上漲導致終端產品售價水漲船高,最終導致終端市場銷售承壓。就算是618促銷的到來,也很難在這樣激烈的競爭的環境中實現銷量的突破。
但是,除非在促銷價格上大幅讓利,這樣才能打動因為價格上漲持幣觀望的用戶,但是這個大幅讓利的代價有點大。不過,也不乏有品牌鋌而走險,希望借此機會打個翻身仗。
彩電轉戰高端市場 高端承壓
在彩電大幅漲價之后,彩電市場整體價格結構向上調整,2千元以下價格段對比同期大幅減少23%,結構份額主要流向2~4千元中低端價格段。萬元以上高端市場結構占比實現成倍增長,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也就是說在液晶面板導致彩電價格大幅上漲之后,高端市場迎來了空前利好,彩電品牌也都在紛紛加速品質化、高端化布局。特別是基于OLED、量子點、激光以及Mini/Micro LED等創新顯示技術的高端產品,成為彩電品牌轉戰高端的利器。
但是,就目前的彩電行業來看,我國主流市場依然以液晶為主,擁有創新顯示技術的高端產品驅動力不足,但是在618促銷過程中,高端市場也成為了主戰場之一。以往是利潤保障的高端市場恐怕也要“淪陷”,面臨利潤、銷量之間的平衡壓力。
總的來說,彩電行業今年的618恐怕將非常“慘烈”,一方面是面臨業績的壓力,一方面是面臨促銷價格的讓利,還有就是高端市場的競爭等。可想而知,今年的618的競爭將是多么的“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