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住建委聯合市規自委發布了《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規劃設計宜居建設導則(2021年版)》(以下簡稱“2021版導則”),對2017年發布的《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規劃設計宜居建設導則(試行)》進行了11項修訂。2021版導則夯實共有產權住房建設質量,對共有產權住房選址、配套、戶型、面積等作出了調整。
“三孩政策”及居家養老使現有一部分家庭的規模和結構發生變化,2021版導則充分考慮家庭代際及多孩、適老性等新需求,大力倡導多居室精細化套型設計,適度設置緊湊型兩居室套型。中心城區新建項目將執行差別化面積標準,十八層(含)以下的住宅建筑,套型總建筑面積不大于95平方米;十八層以上的住宅建筑,套型總建筑面積不大于100平方米;取消了其他區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戶型占建設總量70%以上的戶型配比要求。
北京市住宅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北京市保障房政策咨詢組專家錢嘉宏,參與了此次修訂工作,她對中心城區差別化面積標準的條款解釋說“防火、疏散等居住安全性方面的要求,使不同層數的住宅樓核心筒面積不同,就是俗稱的樓層公攤面積不同。19層及以上的住宅樓受防火、排煙、樓梯形式、疏散口數量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樓層公攤面積要大一些。
為了滿足居住家庭在共有產權住房全生命周期的家庭生活需求,2021版導則倡導主體結構大空間布置,通過輕質隔墻系統、家具設備設施等靈活劃分套內功能空間,實現住宅使用的可變性。從長遠居住角度,滿足住戶在不同時期、不同家庭成員構成對功能空間的不同需求。這要求設計充分考慮未來需求,從建筑、結構、水暖電、設備等多專業角度一體化設計,并在房屋使用說明書中說明后期改造條件預留的情況。
據了解,自2017年導則(試行)發布以來,已有30多個項目約4.6萬套共有產權住房,根據其設計建設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