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廣州市召開新聞發布會,2022年1月1日起,《廣州市臨空經濟區條例》(簡稱《條例》)將正式施行,廣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簡稱“廣州空港委”)開始在臨空經濟區行使廣州市人民政府相應的管理權限,廣州推進臨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將迎來加速度。
《條例》是國內出臺的第一部促進臨空經濟發展的市級層面的地方性法規,其貫徹實施和落地見效,將有助于促進廣州臨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國家臨空經濟的先行示范者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加速器。
據介紹,臨空經濟示范區是廣州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重要載體,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動力源和增長極。自2016年獲批以來,廣州國際航空樞紐能級持續提升,臨空產業加速集聚發展,空港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推動廣州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水平全面提升。《中國臨空經濟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廣州空港的高質量發展協調性指數、國際開放指數、協調性發展指數分別位列全國第一。
據介紹,《條例》的頒布實施旨在從法治層面解決臨空經濟區建設發展中的管理體制待理順、法律地位待明確、權力責任待清晰、營商環境待改善、創新發展待開拓等問題。同時,將廣州空港經濟區設立以來探索形成的一些經驗做法加以明確,實現立法與改革相銜接,推進法治與發展相輔成,用法治手段加速推進臨空經濟區建設發展邁入新階段。
《條例》明確臨空經濟區建立改革創新的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支持復制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創新經驗,探索適合發展需要的人事和績效管理制度等;廣州市政府支持主基地航空企業發展,鼓勵各類航空企業入駐,支持企業建設面向全球的航空維修制造、改裝基地等;支持建設廣州空鐵融合經濟示范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口岸通關模式創新;支持航空產業發展急需的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發,鼓勵企業開展航空產業相關的高新技術研究開發、應用等活動,鼓勵設立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和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示范基地;支持金融服務機構為臨空經濟區提供跨境金融服務,支持開展飛機等大型設備的融資租賃業務等。
根據《條例》,廣州將謀劃建設廣州空鐵融合經濟示范區,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高水平治理和精細化品質化管理,加快形成空鐵融合型商圈,逐步實現港產城一體化發展,推進廣州空港新城建設。發揮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建設領導小組統籌指導作用,拓展白云機場航線網絡,推進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建設集機場、高鐵、城際、地鐵、公路于一體的立體化綜合交通體系,將白云機場打造成為世界一流樞紐機場,構建以白云機場為核心的臨空商務、產城融合、生態文旅等功能區,打造廣州全球資源配置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核心載體。大力促進空港政策創新集成,開展“樞紐倉”監管政策定制,建設全國一流綜保區基礎設施,推動通關便利化保持全國前列;建設“保稅+”新興產業集聚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電商國際樞紐港引領型平臺,推動廣州空港建設成為跨境電商業務全球優選地,有力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加快實現廣州白云機場綜保區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