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2022年初,伴隨著貨幣政策的調整,房地產“緊繃”情緒也有所緩解,房企紛紛采取積極銷售策略,以更好應對市場變化。
但就整體而言,大環境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有人預測,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銷售寒潮并不會太快消弭。
從月初企業陸續發布的銷售業績看,這一預測正在成為現實。
2月7日晚間,融創中國于港交所公告,2022年1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279.2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214.3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13030元/平方米。
平淡銷售
這一數據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
根據上年數據,2021年1月,融創中國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351.7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223.6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15730元/平方米。對比來看,2022年1月融創中國合同銷售金額同比下跌20.61%,銷售面積同比微跌4.16%,而銷售均價則下跌2700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7.16%。
有投資者預計,均價降低會令毛利率和凈利率受到影響,料毛利率從20%降低至12%,凈利潤率約3-4%了。
除去2021年下半年市場下行帶來的影響,過往融創的銷售高點均出現在下半年,一季度則較為平淡。
觀點新媒體查閱的數據看,于2017年-2022年,融創1月的合約銷售分別為81.2億元、221.8億元、239.6億元、186.3億元、351.7億元與279.2億元,2022年首月合約銷售僅低于2021年,而這一年主要受疫情后反彈影響,同比增長88.78%。
幾近所有房企1月銷售均呈現不同程度下滑。
行業龍頭碧桂園1月實現歸屬公司股東權益合同銷售金額約363.6億元,同比減少9.8%。
根據觀點指數發布的“2022年1月房地產企業銷售金額表現”,1月前100房企實現全口徑總銷售金額6058.7億元,同比減少46.1%,全口徑銷售100億以上的房企數量明顯減少,僅有14家,較去年同期減少25家。
在這一個月,融創更多的重心放置在回籠資金上,以保證自身安全。
1月13日,融創公告稱,擬以每股10港元配售4.52億股股份,認購事項所得款項總額為45.2億港元,折合約5.8億美元,所得款項凈額中約50%將用于一般運營資金,另外約50%將用于償還貸款。
配股融資之外,融創亦加快資產變現步伐,相繼轉讓位于武漢、昆明、常州、杭州等城市多個項目公司股權,更早則是兩次出售貝殼股份套現10.8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8.6億元)。
據相關人士透露,自2021年10月以來,融創通過股權配售、大股東借款、資產處置等途徑總計回籠資金超300億元。
這部分資金需要應對即期債務償還。1月,融創如期償還兩筆合計約42.5億元債務,包括一筆33.15億元境內可回售私募債,一筆9.36億元境內ABS。據接近融創的消息人士表示,2022年一季度,融創方面已無即將到期公開債務。
融創1月13日于官網發布聲明:“2021年公司整體銷售額實現約5974億元(權益比例約61%,回款率約90%),年底賬面現金約1600億元(含合聯營公司賬面現金),足以應對短期內到期債務和項目開發需求。”
冰雪熱度
相比起平淡的銷售,冬奧會賽事的舉行則令融創雪世界“火”了起來。
觀點新媒體了解到,冬奧會帶動冰雪旅游與消費在春節假期顯著升溫,包括融創雪世界在內的冰雪游景區游客增長明顯。
根據同程數據,2022年春節期間,全國冰雪類型景區訂單量較去年春節同期上漲68%。
根據阿里巴巴《虎年春節消費趨勢報告》,從除夕到正月初四,天貓滑雪裝備同比增長超180%,冰上運動品類同比增長超300%。
近幾年,融創文旅重點推進冰雪業務的發展。截至目前,融創文旅已開業運營9家雪場(包括3家室外雪場),6個融創雪世界,分別位于哈爾濱、無錫、重慶、成都、廣州以及昆明。于2020年,融創文旅落地深圳冰雪綜合體項目,2021年10月,杭州灣融創文旅城冰雪體育活動中心(雪世界)項目正式開建。
室內滑雪場館之外,融創文旅也不斷推進室外滑雪場建設運營,接連開業融創藏馬山滑雪場、金山嶺滑雪場等室外滑雪場,并與橋山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及運營管理協議,共同致力于將北大湖滑雪度假區打造成“國際一流的滑雪度假區休閑區”。
有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融創文旅在運營的室內滑雪場總面積已達42.2萬平方米,運營項目年客流達249萬人次。
冰雪項目,這個稍顯小眾的市場具備相當發展潛力。
近年,國內頻頻發布支持體育產業發展政策,根據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體育產業產值在2025年將增長至5萬億元,占GDP比重升至2%。
其中,冰雪運動作為體育的一種,相關產業在國內已有一定雛形,規模占體育產業比重約20%。根據中國體育總局此前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2025年要實現直接參加冰雪運動的人數超過5000萬,并“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2020年冰雪產業總規模達到6000億元,2025年冰雪產業總規模達到10000億元的目標。
融創文旅方面表示,在冰雪運動多元消費需求下,計劃整體戰略布局35家室內雪場,在自有雪場、管理運營雪場、室內滑雪、戶外滑雪業態上,配套服務和設計能力日臻完善。
一位融創人士曾于2021年透露:“一些經營較好的文旅項目,會有上市的規劃,有可能冰雪會先出來?!?/p>
2021年末,市場傳聞融創考慮分拆冰雪業務,最早于2022年赴港上市。
關鍵詞: 融創冷熱 首月279億銷售與冬奧冰雪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