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盼盼
出品|焦點財經
一日之內,綠城公布兩筆發債計劃。
2月10日,銀行間交易商協會孔雀開屏系統顯示,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關于發行2022年度第五期中期票據、第六期中期票據(并購),擬發行金額合計45億元,項目狀態均為“預評中”。
募集說明書顯示,第五期中期票據發行金額為15億元,期限5+5年,擬全部用于償還已發行的債務融資工具和有息負債。第六期中期票據擬發行金額上限30億元,發行期限不超過10年,擬全部用于支持產業內協同性較強的企業緩解流動性壓力(包括但不限于置換發行人前期投入資金及后續資產投資與收購等方式),目前已明確并購的用途為 25 億元(其中項目一 21.26 億元、項目二 3.74 億元),剩余 5 億元將用于未來符合并購要求的項目。
焦點財經梳理發現,近期,綠城融資動作不斷。1月份,綠城成功發行26億元中期票據、4億美元2025年到期的增信債券,合計人民幣51.3億元,平均利率3%。在此之前,2021年12月末發行1.5億美元三年期境外優先票據,票息5.95%。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綠城融資額度超過碧桂園、中海、萬科等房企,居典型房企1月債券發行規模首位。
積極融資的背后是綠城增大的償債壓力。去年下半年以來,銷售業績下滑與房企信用危機四起,致使銷售回款與外部融資兩大資金渠道遭受沖擊。在此背景下,綠城的償債壓力陡然增加。
截至1月29日,綠城集團及下屬子公司待償還債券余額合計414.83億元,其中一般中期票據余額139億元,永續中期票據余額61億元,公開發行公司債余額128.18億元,非公開發行公司債余額18.03億元,購房尾款資產證券化余額38.28億元,酒店ABS25.34億元,項目收益票據5億元。
債務壓力之下,綠城“借新還舊”。標普稱,近期綠城發債所籌資金主要用于再融資,包括境外永續債券的贖回。
焦點財經了解的,綠城于1月發行的26億中期票據中,有不超過5億元用于償還已發行的債務融資工具,不超過10億元置換用于贖回已到期債務融資工具的自有資金,不超過9.5億元用于償還銀行貸款,不超過1.5億元用于項目建設。而4億美元增信債是綠色債券,利率僅為2.3%,用于綠色金融框架對若干現有債項的再融資。
而于近期,綠城已接連贖回10億美元境外永續債。2月8日,綠城贖回2019年發行的5億美元可贖回永久資本證券。兩個多月前的2021年12月,綠城還贖回了2021年可贖回的5億美元非上市的高級永久資本證券。
事實上,綠城的永續債問題近年來屢遭詬病。截至2021年6月底,綠城永久證券達185.37億元,不斷分食綠城的歸母凈利潤。
對此,綠城執行總裁耿忠強表示,永續債成本高且有跳息機制,加之2019年財政部對永續債出臺新的會計處理規定,另有“三道紅線”要求,永續債能否計入權益也有時間要求。截至公司決定隨著現有存量永續債可贖回日的到來,逐步贖回。其稱,按照計劃將于2023年全部贖回永續債。
不過,標普認為,綠城中國近期新債發行展現了該公司在前所未有的不利融資環境中的比較優勢,綠城中國將持續受益于其作為國有企業—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開發商平臺的地位。其繼續獲得再融資將支持其穩定的業務,并為未來幾個月艱難的房地產銷售前景提供緩沖。
如今,在并購融資的政策逐漸落地的背景下,綠城還計劃發行30億并購債,且明確募集所得全部用于并購。
綠城認為,其作為行業標桿,積極參與住宅項目的并購,為重大項目注入資金,同時為房地產行業的健康發展樹立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關鍵詞: 綠城花式融資置換隱形“高息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