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訊:2月14日,畢馬威中國估計港府于2021/22財政年度將錄得370億港元赤字,遠低于政府原先估算的1,020億港元,主要受惠土地相關收入勝預期,以及印花稅收入增加。并料香港特區政府截至2022年3月底財政儲備將為8,910億港元。
畢馬威中國香港區稅務服務主管合伙人譚培立表示,盡管香港連續第三年錄得赤字,但財政狀況仍然穩健。香港財政儲備充裕,有利應對往后的挑戰,即使香港未來的財政狀況將取決于鄰近地區及全球的經濟復蘇,香港經濟在疫情期間一直展現韌力。市場應發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策略性地位,吸引外商投資并加強競爭力。
雖然新冠疫情影響持續,畢馬威中國預期香港財政儲備將維持穩健的水平,政府應善用財政儲備,援助受疫情打擊生計的市民及企業。
另外,畢馬威中國預期政府將推出即時措施以援助持續受疫情嚴重影響的香港本地企業,政府在短至中期應繼續刺激經濟,并為全面復蘇做好準備。長遠而言,港府須促進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并加強香港競爭力,同時創造新的產業和就業機會。
畢馬威中國稅務合伙人梁愛麗表示,政府需要逐步刺激經濟,并為復蘇做好準備,除推出新一輪針對性『保就業』計劃外,建議政府向每名年介18至69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發放新一輪5,000港元的電子消費券,并指定部分金額需用于特定行業如餐飲及消閑娛樂,相信有關措施可讓特定受疫情影響的行業受惠之余,亦達到刺激經濟的目的。
該行又建議,政府在短至中期為公營及私人企業提供額外資源和資金,以創造更多全職工作,降低失業率。同時也應鼓勵企業為受疫情影響行業的員工提供工作培訓,提高勞動力技能。除此以外,畢馬威中國建議政府可就住宅物業租金支出提供稅務減免,并容許一次性的稅務虧損轉回,以減輕市民和企業的負擔。又指長遠而言,政府應透過吸引外資投資及促進本地就業以提升香港在亞太區的競爭力。
同時,畢馬威中國建議政府可向在港設立區域總部的企業以減半利得稅稅率征稅 (即8.25%),以吸引外商到港。此外,隨著國際稅務環境持續演變,政府應完善本港稅制保持競爭力。除了企業外,家族辦公室亦為香港帶來機遇。提議政府擴大現行的基金稅務豁免制度,以涵蓋合資格家族辦公室,同時亦可簡化遷冊程序以吸引海外家族辦公室遷移至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