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訊:2月17日,首都城市環境建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電動自行車全鏈條管控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和充電設施將納入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指標,明確充電設施配建比例。
方案指出,本市將分類別、分場所實現充電設施建設全覆蓋,2022年底前,力爭全市居住區充電設施建設基本覆蓋;2023年底前,基本杜絕電動自行車及蓄電池上樓入戶充電安全隱患,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及亡人數量明顯下降。
小區“充電難”將不再困擾市民。方案提出,本市將分類別、分場所實現充電設施建設全覆蓋。對于新建、改建、擴建居住區項目,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和充電設施將納入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指標;對無固定停放場所、無電源條件、場地資源緊張的居住小區或平房院落,鼓勵因地制宜,按照“充(換)電柜為主、充電樁為輔”的原則試點建設公用充電設施。
針對“充電貴”這一備受市民關注的問題,方案明確提出,居住區內充電設施收費將采取“電費+服務費”模式分別計價、收取,其中“電費”按居民生活用電價格收取,“服務費”將明碼標價。
為了杜絕電動自行車“上樓入戶”的危險行為,電動自行車樓道停放充電且拒不改正行為,將與個人征信掛鉤;電動自行車以及電池,有望與車主“身份綁定”,實現“一車一池一碼”身份認證,助力實現全鏈條全生命周期來源可溯、去向可查、質量可控的閉環管理。
方案計劃,未來銷售門店將為顧客購買財產損失、防盜等保險,鼓勵充電設施建設運營企業按照“誰擁有、誰投?!钡脑瓌t,為自身經營的充電設施購買充電安全責任保險、火災保險及公眾責任險;同時,市內將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及蓄電池等違法違規行為,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將集中清理單位內部停放的違規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