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3月1日消息2022年的六分之一已經結束,在越發激烈的房企銷售排行榜中,哪些房企名次在上升?哪些房企排名在下降?如果將克爾瑞剛剛公布的2022年1-2月的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榜與2021年全年的榜單進行對比,可以發現除了碧桂園、萬科、融創和保利分別穩坐前四強交椅之外,其他名次的房企座次幾乎全部打亂。這意味著,2022年將是房企競爭格局重構的一年。
5家房企排名上升10名以上
對房地產企業的銷售金額進行排名研究實際上反應的房企是在行業中的地位。實際上,在過去的二三年內,越是排名靠前的區段,房企的排名越趨于穩定。例如,2020年較2019年銷售榜的前十名名單順序發生的只是微調,第11名-20名的變化也遠小于第21名-30名。30名-50名期間的名次變動幅度則更大。
而在今年,前十強房企的名次就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由于中國恒大跌落50名之外,中海地產、招商蛇口(行情001979,診股)、華潤置地順次前進了一名,而金地集團(行情600383,診股)和綠城中國則從第二梯隊殺入,名次分別提升了3名和4名。
在第二梯隊名單中,綠地控股(行情600606,診股)名次下降2名,與此同時,建發地產、濱江集團(行情002244,診股)、龍光集團、融信集團分別從2021的第三梯隊闖入第二梯隊;
在第三梯隊,仁恒置地以123.5億元名列第26名,直接越過了第四梯隊晉級;時代中國則晉級18名,以100.9億元排名第28名。
根據統計,在前50強中,上升名次超過10名以上的達到5家企業。這些企業能夠在今年1-2月的房地產低潮中獲得較大名次的提升,實屬不易。
1-2月本身就是房地產企業的傳統銷售淡季。2022年2月,中國房地產市場延續下行調整趨勢,疊加春節期間市場遇冷、三四線返鄉置業弱于往年,克爾瑞的28個重點監測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下降32%,同比下降35%,市場成交創近年來單月新低。
銷售壓力+還債壓力:房企面臨雙重考驗
對于房企來說,2022年是房企的艱難轉型之年,在傳統發展道路幾乎難以為繼的情況下,誰能夠率先找到新的發展方向,實現良性循環,誰就能夠在今年接下來的時間里獲得更快的上升空間;
某一家房企名次的增長一定意味著另一家房企的下降。因此,在這場你進我退、此消彼長的較量里,名次的下降意味著競爭力的落后,反應的是在房企中占位的變化,也必然對全年業績排名帶來一定壓力。
在今年1-2月銷售排名前50名榜單上,中國鐵建(行情601186,診股)是的排名由2021年全年的26名降至33名,是唯一一家排名下降的央企;此外,遠洋集團從29名掉至40名,新希望(行情000876,診股)地產從39名掉至50名。
從銷售名次升降排行榜來展望2022全年,可以發現,今年的銷售壓力對房企來說是很大的考驗。此外,今年部分房企的債務還款壓力也非常大,這兩項疊加在一起勾勒了房企2022年的基本狀況。
根據克爾瑞的研究結果,2022年房企的到期債券主要集中在上半年,3、4、6月份的到期量均超過600億元,超2022年月均到期水平。特別是境外債的償還壓力較大,1-6月境外債到期占今年總債券到期量超過60%。克爾瑞認為,目前部分房企的違約潮仍繼續爆發,金融機構的白名單也主要針對國資企業以及部分優秀的民企,短期內大部分企業的償債壓力難言改善。
克爾瑞分析也指出了近期有政策面緩和、好轉的趨勢,但就目前的市場情況來說,當前的政策放松力度與08年和14年不能同日而語,還遠不足以扭轉市場的頹勢,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以及部分弱二線城市,短期內市場信心和預期仍較為低迷,市場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由此傳導到房企的銷售與回款方面也依然困難重重。
關鍵詞: 房企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