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雙減”政策的出臺并沒有讓北京寫字樓市場出現大幅波動。在后疫情時代,北京部分商務區呈現出了正吸納現象。
10月14日,第一太平戴維斯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三季度,北京寫字樓市場的市場活躍度持續旺盛,企業新租、擴租、搬遷等市場活動頻繁。三季度,北京甲級寫字樓市場迎來三座新項目入市,供應量約為41萬平方米;而本季度凈吸納量與二季度基本持平、仍處于高位,約為22.4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5.4倍。
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北京甲級寫字樓平均租金為每月每平方米人民幣341.7元,平均租金指數環比上升0.5%;全市空置率為16.7%,環比下降0.6個百分點,近11個季度以來首次實現“租金漲、空置跌”的走勢。
“過去我們擔心的‘租金降低、空置率隨之升高’的現象并未一直持續。”第一太平戴維斯華北區研究部負責人助理董事李想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經過一段時間調整,“租金上漲、空置率降低”的趨勢已經明顯。
“作為傳統的中堅力量,信息技術及金融類企業的租賃需求長期保持堅挺。反觀消費者服務板塊(教育培訓等),短短三個月時間內便出現明顯的占比降低的變化。”李想表示,單個風口行業的興起、隕落與迭代,會在短時期內對局部區域市場帶來陣痛,但北京寫字樓市場的基本盤依然堅固,整體發展動能依然強勁。
在李想看來,從2013年至今,P2P平臺、聯合辦公和在線教育是三個典型的風口行業的起伏,都會對租賃需求造成影響。此外,過去傳統的租戶選址模式“核心-次核心-新興”的層級結構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區位、商圈特性、政策導向、項目軟硬件水平、業務發展方向、行業集聚效應、成本核算……越來越多的因素納入到企業選址的考量決策當中。
就2021年前三季度而言,北京寫字樓市場需求持續釋放,但四季度新增供應量依舊巨大,未來一段時間全市寫字樓仍將面臨去化壓力。2021年期間,北京甲級寫字樓市場預計將迎來約160萬平方米的新項目入市。但在后疫情階段,租賃需求得到充分釋放,預計2021年全年市場吸納量將大幅提升。
對此,第一太平戴維斯華北區董事長麥安東(AnthonyMcQuade)也向《證券日報》等媒體表示:“自去年自貿區建立之后,北京再次迎來政策紅利――北京證券交易所橫空出世,與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設立有望進一步利好北京商辦市場,而其選擇在金融街注冊落地更是深思熟慮之后的結果,北京作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的作用會越來越明顯。而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初衷預計會吸引一批金融企業把北京作為自身的金融總部。實際上,在2021年前三季度,北京房地產市場的整體表現令人振奮,包括寫字樓市場、商業零售市場在內的不同領域均有可圈可點的表現。”
展望2021年四季度的市場走勢,房地產市場整體仍然面臨諸多挑戰與壓力。寫字樓市場方面仍將迎來大體量供應,但隨著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正式設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迎來發展機遇,金融機構將進一步聚集,為北京寫字樓市場注入新活力。
(編輯 張偉 孫倩)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