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勾地政策后,杭州第三次集中供地“倔強”地實現零流拍。
12月21日,杭州集中供地第三批集中供地正式開拍。短短48小時內,35宗涉宅地塊全部成交,成交總額高達762.8億元。其中,24宗地塊達到封頂限價,進入22日的搖號階段,封頂地塊占比高達68.5%。
截至目前,杭州2021年三輪集中供地已全部結束,全年合計土地出讓金總額高達3014億元,同比2020年增長20.4%,突破3000億元大關,創下新高。
除了仍未完成2021全年土拍批次的上海之外,目前,杭州已暫時位列全國土拍金額的第一名。
房企利潤空間增加
中指研究院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杭州第二輪集中供地出現了17宗終止出讓、撤牌率54.8%的情況,此次第三次土拍,可謂全面回暖,競爭激烈。
“封頂搖號溢價率最高限制,從第一批30%、第二批15%,下調至第三批的10%;保證金從地價20%降到了地價10%,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再加上預公告的勾地政策,這些都使得杭州第三批土地出讓門檻得到降低。”12月22日,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李宇嘉向時代周報記者指出。
“溢價率下調到10%,確實給企業預留了更大的利潤空間。”12月23日,杭州一家本土房企的品牌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李宇嘉表示,在達到封頂價后,杭州不再要求企業競自持或是進行保障性住房的配建,而是直接進入搖號環節,不僅降低開發商的成本,同時也也縮短了開發周期。此外,第三批供地銷售限價平均上調了2%~7%,平均上調100~2000元/平方米,提升了開發商的溢價預期。
(圖源:視覺中國(000681))
“相關政策整體給開發商預留了空間。即使觸及頂價搖號成交,按照一般測算,平均還是有10%左右的利潤空間。”12月23日,杭州貝殼研究院院長上官劍分析表示。
某TOP20房企的投拓人士劉璐(化名)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從具體地塊測算來看,此次杭州大部分地塊實拍樓地價差平均接近14000元/平方米,達到了2020年以來的新高。其中,封頂地塊的盈利空間反而更高。
“封頂的24宗地塊,實際平均樓地價差為14535元/平方米,利潤水平大幅提升。這也就是為什么大家到了封頂價,仍然還是非常果斷地下手,最終進入搖號后,就是拼運氣了。”劉璐表示。
“這次杭州土拍更有吸引力的一點是,土地尾款繳納時間延長至12個月,一般拿地半年多就可以上市,12個月可能項目都賣完了,相當于空手套白狼,不要白不要。”劉璐表示。
有人歡喜,有人陪跑
除了出讓門檻的降低,以及盈利空間的增加,出讓地塊較為優質,也是此次杭州土拍“搶手”的原因之一。
李宇嘉表示,從出讓的35宗地塊分布來看,杭州各個熱門區域都拿出了不少優質地塊,比如:余杭區、拱墅區等主城區就占了近六成;像申花、橋西、文暉等優質板塊,許多區域都是多年來首次放出地塊。
作為熱點區域,拱墅區此次推出的12宗地均成功出讓,11宗觸及最高價后待搖號,1宗由杭州運河集團底價競得。其中,拱墅區位于申花單元的華豐造紙廠區地塊,經過78輪競價,到達封頂價94.33億元,樓面價19400元/平方米,溢價率9.9%,進入搖號環節,成為此次涉宅地塊中成交價最高的。
從拍地企業類型上看,國企、城投繼續托底,同時民企也積極參與。其中,華潤以122.75億元在本輪拿地金額中排名首位,搖中2宗拱墅區申花地塊,包括上文提到的此次總價最高的地塊。
綠城、濱江等杭州本土房企也各自分別斬獲了4幅優質地塊。12月21日,綠城先以6.57億元價格拿下了臨安區濱湖新區地塊,又于次日搖中濱河襄七房地塊、蕭山市北地塊和余杭未來科技城地塊,4宗地塊共斥資89.79億元。
濱江集團(002244)以聯合體的形式,斬獲包括上城區、濱江區、蕭山區、錢塘區等在內的4宗寶地,合計斥資74.21億元。
此外,中海、招商、大家、德信、越秀、偉星等房企也在此輪中均有地塊收入囊中。
不過,此前意向地塊多達10塊以上的建發和金地,卻顆粒無收;旭輝、保利等房企在前期都曾積極參與杭州勾地,但最終敗給運氣,遺憾全程陪跑。
“綜合來看,杭州第三輪集中供地在土拍門檻放寬、溢價上限下調、新房限價上漲等多重利好的影響下,熱度逆勢上漲。”12月22日,中指研究院浙江分院常務副總高院生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房企在第三次集中供地中發力,也是在為下一年的開發儲備補倉,保證明年項目開發的一定規模,維持資金鏈的穩定。”
編輯洪若琳
關鍵詞: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