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走低,主要由于熱點城市調控打補丁、按揭額度收緊、房企流動性危機加劇購房者觀望等因素影響。
第三季度開始,各地樓市調控政策持續加碼,杭州、廈門、??凇⑽靼病⒊啥嫉榷€城市各自出臺不同程度的收緊政策。
以杭州為例,7月2日工行、建行、農行等多家銀行集體調整房貸利率,調整后首套房貸利率5.9%,二套房貸利率6.0%;8月5日又進一步加強住房限購,30%購房者失去購房資格,需求端收緊,市場走低。
但國海證券認為,盡管二線城市的住房成交量在去年10月觸底,房地產市場整體韌性較強,到目前已經有明顯回暖。
樓市依然表現出強大的市場韌性
從數據上來看,以30個大中城市的二線城市商品房為樣本,后半年成交量一路下行,10月完成筑底,隨后緩慢回溫,10-12月成交面積分別為526.3萬平,662萬平,859.8萬平,同比-24.6%、-10.6%、-7.7%。
在今年1月,二線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616.1萬平,同比下滑13.4%,降幅企穩;除夕到年初五,二線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相較去年春年假期同比增長33.5%,市場回暖明顯。
從成交價格來看,成交價在去年9月筑底回溫。以天津、重慶等35個二線樣本城市為例,6月成交價開始下跌,9月達最低僅14940.9元/平,隨后價格回升,10-12月成交均價分別為15927.5元/平,16425.4元/平,16199.6元/平。
國海證券還實地調研了杭州,在8·5限購收緊和疫情反復的影響下,樓市依然表現出強大的市場韌性。
從新房來看,全年新房成交20.9萬套,創5年新高。2022年1月新房成交10323套,同比增長5%。
需求仍將逐步釋放
在需求端,國海證券認為,樓市需求沒有消失,隨著抑制因素消失,需求會逐步釋放。
居民購房需求順利釋放需要三大條件:有購房資格、有購房能力、有購房意愿。
國海證券認為,2021年下半年市場走低,主要由于熱點城市調控打補丁、按揭額度收緊、房企流動性危機加劇購房者觀望等因素影響。第三季度開始,各地樓市調控政策持續加碼,杭州、廈門、海口、西安、成都等二線城市各自出臺不同程度的收緊政策。
針對購房資格,央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屢次提及“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部分城市通過人才引進政策,對限購政策進行實質性放松。
針對購房能力,主要通過降商貸利率、降公積金首付比例、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商貸利率,通過降低LPR及加點來實現,現在商貸的量很充足,各地房貸利率走低、放款提速,有利于需求釋放,例如,杭州首套 LPR+120BP、二套 LPR+130BP,利率下降空間仍大。
針對購房意愿,隨著高杠桿房企出險,地方政府三令五申“保交樓”,購房者對市場預期已不及去年悲觀。根據集中供地數據,同一區域,不同批次地塊,樓面價呈現溫和上升趨勢,不同批次價差效應,會推動購房者盡早“入市上車”。
國海證券指出,以杭州為例,8·5限購收緊,30%的購房者失去購房資格。但這部分需求并沒有消失,會在未來2-3年緩慢釋放。戶型好、位置優、價格倒掛的熱門樓盤,依然需要搖號、拼社保。
改善需求成為后市重要支撐因素
從供給端來看,國海證券認為,二線城市城區優質地塊供給增多,該類地塊項目一般戶型大、產品力優,與后疫情時代的“品質改善需求”契合。
2017至2020年,二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套均面積增長較快,近兩年逐漸維持在115平/套,表明居民不斷追求居住空間尺度增加。
國海證券表示,大戶型、改善型產品受歡迎,主要受兩方面原因影響:
一方面,鼓勵生育政策的出臺,隨著家庭規模變大,原有小戶型不再滿足使用需求。
另一方面,購房資格稀缺,購房者換房置業成本高,對“房票”格外珍視,一步到位置業的訴求比以往更強烈。 從2021年全年數據來看,二線城市市場供需更加匹配,結構均以改善為主。9040㎡普通住宅的批準上市套數和成交套數均超50%。以杭州和武漢為例, 面積在90-120㎡是主力成交戶型。
關鍵詞: 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