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截止2月23日,A股69家房企發布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虧損28家,占比40.6%,四成房企出現虧損,虧損額超過10億元的有11家。
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負責人劉水認為虧損原因主要有六個方面:
1)受市場及公司流動性影響,部分房企竣工面積減少,導致房地產業務結算規模下降,營業利潤減少。
2)部分中小房企規模小,期內進入結轉期項目較少,導致收入和利潤減少。
3)部分房企開始轉型,導致期內支出增加。
4)受新冠疫情仍在持續、房地產行業環境走弱、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及融資環境收緊等因素疊加影響,房企開發在售的房地產項目價格在報告期內進一步下跌,存在減值跡象,期內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5)自持物業受疫情、宏觀經濟等因素影響出租率下滑,疊加減免商戶租金等因素,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下降。
6)部分房企有息負債規模仍然較大,財務費用仍然較高。
對于2022年盈利預期,劉水認為當前,房地產市場仍處在調整通道,對銷售價格和去化周轉仍將形成一定壓制,房企營業收入難以顯著改善。同時,部分房企出現流動性問題,暫未得到明顯緩解,這些企業盈利狀況難言改善。
分析稱,針對行業利率下滑,未來土拍政策或許會迎來進一步調整,以保障房企合理利潤空間,但受市場環境影響,毛利空間改善有限。長期來看,隨著房地產長效機制建立,尤其是房地產金融審慎監管框架下,房地產逐步進入去融化通道,行業利潤率更可能保持在較低水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