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輪供地放量,規則優化“小心機”不少。
2月23日,上海市掛牌2022年第一批集中供應的40宗地塊(包含4宗“城中村”改造地塊),土地總面積超210萬平方米,總起拍價850.7億元。
掛牌信息顯示,40宗地塊保證金比例均為20%,36宗涉宅地保證金截止時間為3月28日,“城中村”改造地塊為3月21日。
相比2021年第三批次供應情況,此番供應量有明顯提升。彼時上海供應27宗涉宅地塊,尚不足此次的七成。
具體來看,40宗地塊分布在上海12個區域,其中普陀區占2宗,徐匯區有1宗,楊浦區有1宗,閔行區有3宗,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占8宗,嘉定區有3宗,金山區2宗,奉賢區3宗,浦東新區有3宗,寶山區4宗,青浦區5宗,松江區5宗。
一向供應稀缺的市中心此次有2宗地塊放出。
一宗位于徐匯區斜土街道,東至兆豐路,西至大木橋路,為純居住用地,出讓面積約2.2萬平方米,容積率2.5,起拍價達43.2億元,起始樓板價7.87萬元/平方米,房地聯動價13.1萬元/平方米。
從地圖來看,該地塊正位于內環高架旁,距離大木橋路地鐵站較近,周邊還有凱迪迪美遜、香港置地啟元等項目,一些如日暉六村、匯峰鼎園、絲廬花語等小區二手房價格多在7萬-11萬元/平方米。
另一宗楊浦平涼街道地塊為原大橋街道93街坊動遷地塊,地處內環,東至02F3-04、02F3-03地塊,南至杭州路,西至眉州路,北至02F3-01地塊,體量較小僅0.86萬平方米,為純居住用地,容積率亦不高,為1.6。
平涼街道地塊起拍價僅10.09億元,中止價10.9億元,一次書面最高報價為11.1億元,起拍樓板價7.3萬元/平方米,房地聯動價12.39萬元/平方米。
由于上述兩宗地塊體量不大,起拍價亦不算高。第一批次中起拍價最高的兩宗地塊均位于普陀區。
其中,普陀長風社區地塊起拍價達63.7億元,其東至中江路,西至規劃公共綠地,南至同普路,北至金沙江路,為商住綜合用地,出讓面積6.06萬平方米,容積率3.7,設定中止價66.4億元,一次書面最高報價67億元,最高溢價率不超過5.18%。
普陀中山北社區地塊起拍價62.5億元,為純居住用地,出讓面積3.6萬平方米,東至東新支路,南至光復西路及B3-17地塊,容積率2.68,中止價為67.5億元,一次書面最高報價68.7億元,最高溢價率可達到10%,高于長風社區地塊。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上海首輪供地出讓規則有了部分調整。
一方面,寶山顧村鎮地塊、松江中山街道地塊、青浦盈浦街道地塊、浦東高行鎮地塊等4宗“城中村”改造地塊僅設有中止價,并未設置一次書面最高報價,當報價達到最高限價且有競買人愿意參與搖號的,將轉入搖號階段確定最終競得人。
其余地塊仍采用“招掛復合+一次書面報價”的競價模式。中指研究院認為,該模式也是現階段兩集中城市中最合理、最高效的的競價方式,既達到了“三穩”政策的有效落實,最大限度的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律。
另一方面,進入“一次書面報價”階段后,若出現相同報價觸發“隨機值”的政策亦有變動,屆時將不再按照之前的規則僅由“相同出價中的后者修改報價”,而是調整為“所有競拍人均可修改其報價”。
此外,本次土拍評標將不再采用“135分制”,而是調整為“商務標(70分)+技術標(30分)的100分制”。
“這能從更加務實的層面防止‘爆雷’。”中指研究院分析,該調整主要在于新增了“出讓要求影響度”和更加詳細的“技術指標”要求上,更像是從從評選“你是誰”變為評選“你能做出什么結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