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季節與嚴監管疊加因素影響,我國房地產信托發行持續“低迷”。用益信托最新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今年來,我國68家信托公司共發行337只房地產集合信托產品,發行額度僅222.4億元,相較于去年同期的1034只1123.7億元的規模,在發行只數下跌了67.4%,而發行額度則銳減了80.2%。
具體來看,今年1月,集合信托市場投向房地產領域的產品成立規模降至111.9億元,環比大幅下降63.9%;而剛剛過去的2月份也不見起色,僅僅發行了110.5億元。
以上周(2022年2月21日-2022年2月27日)為例,各投向的集合信托產品成立規模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據統計,金融類信托的成立規模65.31億元,環比減少18.30%;房地產類信托的成立規模5.27億元,環比減少78.15%。
對此,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認為,房地產行業尤其是商品房市場復蘇信號尚未到來,信托公司的相關業務開展比較謹慎。
事實上,在監管要求和“房住不炒”政策影響下,信托在房地產領域的投資自2019年三季度以來持續下滑,總體規模在去年三季度已經跌破2萬億元。在此之前,部分信托產品借助通道類業務向房地產企業提供融資,與監管目標明顯相悖,浪費資源的同時帶來潛在系統性金融風險。
在專業人士看來,現行監管政策導向下,地產業務將面臨融資受限及規模總量控制的雙重壓力,信托公司需建立完整的風控模型來進行項目篩選。“從行業發展來看,非標地產業務在資管新規轉型過渡期收官之際,正向著標準化轉型穩步推進,傳統非標產品加速退出理財市場已成為必然趨勢。”有信托業內人士表示。
關鍵詞: 房地產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