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麗新
3月15日,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收盤,房地產板塊股價整體下挫7.37%。134只個股中僅有宋都股份(600077)、黑牡丹(600510)2只股價上漲,38只地產個股市值超100億元,53只地產個股市值不足50億元。
在中國香港內房股方面,WinD數據顯示,恒生地產類整體下挫6.11%。中國海外、華潤置地、碧桂園、龍湖集團等優質房企股價均有不同程度下跌。此外,3月15日,克而瑞內房股領先指數跌幅約11%。
“今天市場多數行業板塊都出現不同程度回落,地產股也難以獨善其身。”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副總監陳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近期有部分房企出現流動性危機,有損行業信用;另一方面,疫情反復,無論對整體經濟還是房地產行業均產生了一定影響。
“地產股下挫主要是受資本市場整體影響。”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短期來看,統計局最新公布商品房銷售數據同比跌幅較大,對信心提振作用不強;但長期來看,不必悲觀,當下超過50個城市出臺穩定樓市新政,其中鄭州力度很大,這些政策傳導至市場尚需要時間。
此外,嚴躍進認為,受限于房企推貨鋪排節奏,開年前兩個月銷售市場表現較弱,但總體而言,一、二線城市樓市小陽春仍然可期。
對此,業內也有分析認為,經歷一系列政策調整之后,目前政策處于微調階段,行業整體趨穩,當下無論是需求端還是供給端,仍處于觀望階段,隨著政策暖風頻吹,加之上市房企發展節奏由“快”轉向“穩”,行業信心以及投資者信心將得到進一步修復提升。
“相信過去一段時間對政策的探索,比如重新定義首套房標準,推動貨幣化安置,部分放開限購等手段,未來將在不同城市探索。”3月15日,中信證券首席分析師陳聰在所發研報中表示,當前需求側政策空間較大,不少地方房價下降幅度已經不小,我們認為市場在3月份后有復蘇可能。
陳聰進一步稱,在現有政策框架基礎上,政策有望進一步擴圍和深化,從而推動市場基本面復蘇,市場將沿著銷售復蘇、投資復蘇和信用恢復的鏈條演繹。如果二季度開始銷售回款恢復,相信境內信用環境會有所緩解,但境外債務仍可能成為一些企業的長期困擾,相信房地產大中型企業信用有望在下半年穩住。
對此,陳星指出,長期來看,未來三種房企股價表現將相對有韌性,一是債務結構合理、流動性充足的房企;二是經營方面項目布局合理,可以保持一定銷售速度,具有良好的資金循環能力的房企;三是在戰略布局方面符合政策導向,順應行業發展形勢,具有穿越周期能力的企業。總體而言,長期看,高信用房企股價韌性強。
如果按照這種思路看當下房企的市值表現,萬科、中海地產、華潤置地、龍湖集團等房企表現頗佳,市值基本都在2000億港元左右。值得關注的是,從2011年至今,龍湖集團的市值從492億港元增長到1719億港元(以3月15日市值計),盡管低于曾經2500億港元的高位表現,但市值仍位居民營內房股第一。
至于接下來的房地產市場走勢,在易居企業集團首席執行官丁祖昱看來,房地產作為壓艙石,板塊整體抗壓能力較強,整體估值水平處于低位,隨著行業安全墊增厚,地產股仍然是比較好的防守型投資選擇。
(編輯才山丹)
關鍵詞: 地產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