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不少城市出臺樓市松綁政策,平靜已久的深圳樓市也有所松動,3月26日,深圳東部一樓盤售價上調3%,與此同時也有市場傳言二手房指導價將上調3%-5%。
雖然這個消息并沒有得到任何官方回應,但不少中介在給客戶推薦項目的時候,都會提及“別的城市都在放松樓市調控,深圳樓市壓抑了太久,說不定也會有好消息出來”。
3月29日下午,據財聯社報道,深圳市住建局對近期關于二手房上調參考價的傳言對其回應稱,“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的發布是為落實我市房地產調控的工作安排,按照《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關于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發布機制的通知》要求定期發布,我們會視調控要求和市場形勢適時對價格作出相應調整,并于近期在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官方網絡平臺發布。”
從住建局的回應來看,并沒有明確指出二手房指導價格會上調,也沒有明確回應此前流傳的消息是否準確。時代財經在該則報道發出后致電深圳住建局,但未得到回應。
購房者:不買二手房了,但希望指導價機制一直實行
2021年2月8日,深圳出臺二手房指導價格機制,一次性給全市3595個小區設定了“成交參考價”。同時,要求中介機構發布二手房信息必須按照指導價標注,銀行發放貸款也要以此參考,導致二手房首付比例極大提升。
“政策出臺后,二手房成交量和帶看量都下滑嚴重,去年有將近40%的中介門店關停,很多中介在下半年都轉去推新房了,現在買賣雙方都在觀望,市場情況還是很差。”資深中介梁海(化名)告訴時代財經,目前自己所在的中介機構正在向抖音直播、小紅書等線上平臺轉型,帶看方式也轉為視頻帶看或VR看房。
邱敏麗(化名)最近也在VR看房,從去年開始,她已經看過羅湖東門、湖貝,龍崗布吉、坂田,福田下沙、景田的二手房,價格都高出指導價20萬元-30萬元。“中介說很少有完全按照指導價或低于指導價的房子,高20萬元-30萬元的(房源)已經是筍盤了。”
由于銀行參考指導價發放貸款,這讓邱敏麗無法拿出足夠的首付款,因此至今仍未買到滿意的房子。邱敏麗告訴時代財經,以一套100平方米、總成交1200萬元、指導價800萬元的二手房舉例,銀行按照首付3成、貸款7成的比例發放貸款,最多可以貸款560萬元。但買家需要交付的首付卻是640萬元(1200萬元-560萬元),相當于首付從3成提高到了5.3成。
“現在傳出指導價上調的消息,業主們肯定會抬價,到時候首付就更高了,我現在決定不買二手房了,還是看限價的新房吧,但我希望指導價的政策一直實行。”邱敏麗表示,此前自己的積分不夠,擔心達不到買新房的要求,但現在很多新盤不僅限價還不需要積分,自己可以考慮買新房。
梁海坦言,雖然市場在傳指導價會上調,但到底怎么調整、上調多少還是未知數,大部分業主們還是會繼續按兵不動,在政策明確發布前,都不會抬價或者大量掛盤。“我猜測價格上調的概率更大,現在市場交易量不好,需要給大家信心,如果價格上調應該也是部分熱點小區,但是浮動比例不會很大。”
業內:二手房指導價調整是大勢所趨
深圳是第一個發布二手房指導價的城市,目的在于促進二手住房市場信息透明,理性交易。政策出臺后不到半年,深圳二手房過戶量就環比下降45%,同比下降35%,創下近三年新低。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深圳二手房共成交40699套,是自2007年以來的市場最低值。
進入2022年后,深圳二手房的成交量仍在持續下滑,今年2月,深圳二手房僅成交872套,環比下降44.0%。據深圳貝殼研究院數據,截至3月29日,深圳二手房網簽量為984套,有機會實現超過1000套的網簽量。
從結果來看,二手房指導價政策發布后確實穩住了市場,但長時間處于冷凍狀態的市場卻不利于后市的發展。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從當前市場尤其是二手房市場來看,確實需要對二手房參考價政策進行松綁。“二手房市場的交易活躍,客觀上有助于二手房項目的盤活。”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亦表示,當前的市場表現不利于資產價格的穩定和背后的金融安全。
雖然官方并未明確,但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深圳二手房指導價調整是大勢所趨,可視為是依據市場變化、通貨膨脹等因素進行的適時調整,不過并沒有全面放松的信號。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告訴時代財經,“從深圳市場的調控來看,并不具備大尺度放松的基礎,市場總體依然是供小于求的勢態。但不排除深圳今年在房貸利率層面針對首套剛需以及改善需求,有針對性進行適度放松。”
近期,全國多個城市下調首套房利率,包括深圳、上海、蘇州等在內的20個主流城市的首套房貸利率低于5%,其中,蘇州是重點城市中首套利率最低的城市,僅4.65%,深圳的首套房貸利率為4.9%,二套房貸利率為5.2%。
即使目前不斷有利好消息出現,但要穩定二手房市場,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嚴躍進表示“業主要合理定價、理性掛牌”;李宇嘉則提出“六個控制住”,包括控制住加杠桿,控制住首付資金來源,控制住首付款,控制住經營貸,控制住外地人炒房,控制住“漲價預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