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楊宏彬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股價連續兩日累計跌去超91%之后,港龍中國再傳出控股股東持股被出售的消息。
【資料圖】
11月10日晚間,港龍中國(6968.HK)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呂明、呂永茂、呂進亮、呂永南及呂志聰(統稱呂氏家族)所持有的合共約3.08億股股份已由若干第三方行使權益而出售。
公告發出前,港龍中國的股價連續兩日出現閃崩。
其中,11月10日開盤后,港龍中國股價便持續下挫,午間收盤時跌幅擴大至51.79%,報0.405港元/股。截至當日收盤,港龍中國股價為0.425港元/股,下跌49.4%,總市值僅為6.91億港元。
而在前一交易日,港龍中國股價同樣出現大幅下跌。11月9日,該股盤中最低跌至0.8港元/股,截止收盤,報0.84港元/股,跌42.07%。
圖片
港龍中國的連續暴跌與近日內房股的走勢不太相符。11月8日,市場迎來一個大的政策利好,為助力民營企業發債融資,央行"第二支箭"再度發力——繼續推進并擴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這意味著陷入困境的房地產商有望獲得支持。
受利好消息影響,內房股板塊紛紛出現大漲。11月9日,旭輝控股集團暴漲28.57%,龍光集團漲19.05%,碧桂園漲13.89%,新城發展、時代中國、合景泰富集團、龍湖集團等多股飆漲。
對于股價“閃崩”,港龍中國方面回應相關媒體,這與外資機構做空有關,“近期香港內房股都在被外資機構一家家做空,現在剛好輪到我們了,與公司經營本身并無太多關聯。”
股價暴跌疑云
根據11月10日公告,此次出售是由第三方行使權益而做出,并非港龍中國控股股東的主動出售行為。
呂氏家族為港龍中國的一致行動人士,出售完成后,呂氏家族合共持有港龍中國已發行股份總數約55.72%的權益,仍為控股股東。
暴跌之后,控股股東所持股份被出售,更像是機構的強制平倉。據了解,當股價跌破某個價值的時候,若上市公司不進行補充質押,機構便會自動平倉,也就是所謂的被動減持。
半年報顯示,港龍中國股份由實益擁有人華興、華聯、華隆分別持股30.99%、24.35%、18.45%,三者分別為董事長呂明及其胞兄呂永南、呂永茂實際控制。包括華興由呂明100%持有,華聯由呂永南持股60%,華隆則由呂永茂持股40%。
樂居財經《地產K線》查閱了解,其境內主體港龍中國地產集團有對外投資企業27家,這些公司旗下持公司多有股權質押、被執行情況。當中,僅江蘇港龍地產有自身風險9條,關聯風險177條。
港龍中國股價的暴跌,也引起市場對其債務問題的關注,尤其的當下房企頻頻暴雷的美元債。
據查債通顯示,目前港龍中國續存的美元債僅有一筆,當前續存1.45億美元,票面利率13.5%,距離到期還有362天的時間。
10月26日,港龍中國曾對這一筆美元債發起交換要約,當時的現有票據的發行在外本金額為1.58億美元。
兩周后,港龍中國宣布,交換要約的所有先決條件已達成,本金額合共1.45億美元的現有票據已有效交回作交換,并獲公司接納。余下未償付的現有票據本金額將為1300萬美元,港龍中國已將資金存入銀行賬戶并予以保留,以供到期日支付。
這已經港龍中國第二次對這筆美元債進行展期。上一次發生在去年10月26日,展期完成后,票據的到期日是今年11月。
財務數據方面,截止2022年6月30日,港龍中國扣除合約負債后的資產負債比率約為59%,較年初下降5個百分點,凈資產負債比率為24%,現金短債比3.7倍。2022年中,港龍中國流動負債347.88億元,其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債務合計15.71億元。
有投資者稱,港龍中國股價暴跌應該屬于“錯殺”,其違約的可能性不大。這次股價崩盤明顯是公司股權融資部分因股價下跌引起的爆倉強平,一般這種情況后續跟銀行協商都可解決。
今日開盤后,港龍中國股價出現回升,盤中一度漲超20%,截止收盤,港龍中國報0.5港元/股,漲17.65%。
對于地產港股的暴跌,有網友笑稱,“不像A股一樣,港股一次就給跌到位了。”
從去年開始,內房股股價的閃崩時有發生,中槍的房企包括新力、祥生、天譽置業等等,這些房企在暴跌之后多出現了債務違約的情況。
2021年9月20日,港股迎來黑色星期一,而房地產市場受挫尤為嚴重,恒生地產指數單日大跌6.69%。其中,新力控股盤中最大跌幅曾超90%,當日收盤收報0.5港元/股,市值總共18億港元,一日市值蒸發了超123億港元。
股價“閃崩”之后,違約的消息隨之而來。當年12月20日,新力控股首次披露境內債逾期金額63.94億元,并確認2021年10月到期的一筆2.5億美元債務違約。
2022年1月24日,新力控股集團又有一筆2.42億美元的境外債務到期,票息8.5%,依然無法到期兌付,這是新力控股集團境外債券的第二次違約。2022年6月18日,該公司還有一筆2.08億美元的境外債券到期,票息為10.5%。
同樣出現暴跌的還有祥生。2021年11月18日,祥生股價急跌,跌幅達53.91%,最低跌至1.58港元/股,總市值為48.4億港元,較前一日縮水一半。彼時,祥生還未有任何違約的跡象。
不過,最終的事實說明,資本的嗅覺是敏銳的。3月21日,祥生公告稱,公司未能按期支付2億美元債1200萬美元利息。公告顯示,祥生控股集團2億美元優先票據項下1200萬美元的利息已于2022年2月18日到期應付。
天譽置業的股價的閃崩則是發生在今年4月。4月21日下午,港股開發商天譽置業突然股價暴跌。一根長陰殺出了歷史新低,盤中最低跌至0.084港元,跌幅停留在了82.29%,報收0.085港元/股,當日總市值縮水至7.18億港元。
因為天譽置業股價的暴跌,公司控股股東兼執行董事余斌透過孖展股票賬戶實益擁有公司的3.23億股普通股被證券公司在公開市場強制出售。4月27日余斌所持公司股份減至55.22億股,約占總股本65.37%,其中被質押的股票為33.03億股。
兩個月后,天譽置業違約的消息到來。6月27日,天譽置業公告稱,其在一家在港金融機構(貸款人)存在一筆抵押借款(該筆貸款),未償還本金為3.4億港元。在寬限期之后未能償還本息,以及未能展期,官宣違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