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A股年報季落幕,個股與各行業的業績表現也隨之揭曉。
Wind數據顯示,A股5164家上市公司中,共5161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年度財務報告。2022年,A股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總營收71.81萬億元,同比增長7.23%;實現歸母凈利潤5.21萬億元,同比增長1.36%。雖然營收、凈利潤增速不及2021年,不過2022年面對多重壓力,A股整體業績仍守住了“穩健增長”的基本盤。
鈦媒體APP根據Wind數據統計,在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去年有2985家實現營收同比增長,占比達57.84%。其中,1946家公司營收增長超10%,345家增長超50%,另有118家公司營收增長超100%。
盈利方面,2022年近八成A股上市公司實現盈利,合計4111家,凈利潤超過百億元的公司達82家。不過從增長角度切入,去年有2453家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不足50%。實現營收、凈利潤雙增長的公司有1925家,占比為37.30%。
具體來看,凈利潤增長在0-50%之間的公司占比最多,達1490家,增幅在50%-1000%之間的有963家,增幅達1000%以上的有20家。而在2708家凈利潤負增長的公司中,降幅超過1000%的達112家,個股層面兩極分化較大。
數據來源:Wind,鈦媒體APP制表
縱觀A股企業,2022年凈利潤增長最快且近兩年均實現盈利的個股前5名依次為寧波富邦(行情600768,診股)、融捷股份(行情002192,診股)、嘉應制藥(行情002198,診股)、吉翔股份(行情603399,診股)和電子城(行情600658,診股),分別同比增長4731.81%、3472.94%、2874.05%、2605.67%、1774.47%。
而去年上半年業績暴漲超過10000%的九安醫療(行情002432,診股)和天齊鋰業(行情002466,診股),全年業績增速分別為1664.19%、1060.47%。
2022年最賺錢的公司仍屬于銀行、石油行業,凈利潤排在前5位的分別是工商銀行(行情601398,診股)、建設銀行(行情601939,診股)、農業銀行(行情601288,診股)、中國銀行(行情601988,診股)以及中石油,分別實現凈利潤3604.83億元、3238.61億元、2591.40億元、2274.39億元和1493.75億元。
而個股中虧損前5名涵蓋了中國國航(行情601111,診股)、中國東航(行情600115,診股)、南方航空(行情600029,診股)、*ST藍光(行情600466,診股)以及金科股份(行情000656,診股),這幾家來自交通運輸和房地產的公司去年分別巨虧386.19億元、373.86億元、326.82億元、249.42億元和213.92億元。
鈦媒體APP梳理發現,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去年凈利潤超千億的行業有14個,銀行繼續穩坐第一,實現歸母凈利潤2.06萬億,石油石化和非銀金融次之,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3819.92億元和3280.20億元。
此外,電力設備、煤炭、基礎化工也均實現了超2000億元的凈利潤。去年房地產是唯一一個虧損的行業,全年虧掉774.19億元。
從增長角度看,合計有12個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農林牧漁“逆襲”式大增155.38%,其次是公用事業、電力設備、商貿零售和有色金屬行業,漲幅均超60%。而在凈利潤下滑的19個行業中,房地產暴跌338.57%墊底,鋼鐵、傳媒行業分別下滑72.94%和66.78%。
數據來源:Wind,鈦媒體APP制表
可見,2022年盈利增長較高的行業是部分困境反轉行業(農林牧漁、公用事業和商貿零售)、電力設備及上游資源(煤炭、有色金屬和石油石化)。而下滑較多的板塊來自房地產鏈(房地產、鋼鐵和建筑材料)和疫情影響較大的出行相關行業(社會服務和交通運輸)。
而對于今年A股的業績走勢,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診股)認為,一季度可能為全年低點,2023年呈逐季改善。結構層面,2023年持續高增長的行業可能相對稀缺,困境反轉和復蘇可能是值得關注的投資主線。能源和原材料受海外周期回落和國內投資修復緩慢影響,業績修復可能相對緩慢;泛消費、TMT和地產鏈在疫情中明顯受損,未來盈利復蘇彈性較大。
農林牧漁、公用事業“逆襲”
農林牧漁是2022年凈利增長最快的行業,也是唯一實現利潤翻倍的行業,實現凈利潤171.45億元。農林牧漁2022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186.00%,而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55.38%,成功實現“逆襲”。其中,漁業、飼料和養殖業是表現最突出的三個板塊,業績分別高增756.37%、241.28%及111.98%。
數據來源:Wind,鈦媒體APP制表
去年上半年,在豬價低迷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雙重壓力下,養殖業凈利潤出現大幅下滑,相關上市公司資金承壓。而受益于2022年下半年豬價大幅反彈等因素,畜禽養殖行業觸底回升,養豬企業實現扭虧為盈,并實現收入4428.96億元,同比增長14.50%,歸母凈利潤75.62億元,同比增長117.81%。據了解,去年牧原股份(行情002714,診股)、溫氏股份(行情300498,診股)、新希望(行情000876,診股)和天邦食品(行情002124,診股)生豬銷售量同比分別增長52%、35.5%、46.5%和3.3%,頭均毛利同比分別上升34元、1094元、574元和816元。
禽養殖方面,2022年全年肉雞養殖企業實現收入446.96億元,同比增長22.43%;歸母凈利潤7.24億元,同比上升127.43%。開源證券表示,2022年5月祖代白羽雞引種受阻以來,白羽雞行業景氣度逐步提升,白羽雞產業鏈盈利能力有所改善,消費復蘇背景下禽養殖企業盈利能力有望提升。2022年立華股份(行情300761,診股)、湘佳股份(行情002982,診股)凈利潤分別增長325.18%、312.30%。
另一個業績大幅回升的行業則是公用事業。在電力行業回暖下,公用事業實現凈利潤996.34億元。去年上半年該行業凈利潤同比下滑14.12%,而2022年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長81.50%。其中火電板塊增速較快,為84.71%。
數據來源:Wind,鈦媒體APP制表
國泰君安(行情601211,診股)證券認為,去年火電及轉型公司盈利修復超預期,華能國際(行情600011,診股)、華電國際(行情600027,診股)等22家公司環比改善,僅華銀電力(行情600744,診股)及ST華源2家公司環比惡化。展望2023年,由于煤價仍高于合理區間且電力供需偏緊,預計電價將維持相對穩定。同時,火電行業長協煤實際兌現率仍有提升空間、現貨/進口煤價格已進入下行通道,因此成本端也持續改善,今年有望帶動火電及轉型公司盈利修復并延續向上趨勢。
新能源方面,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光伏新增并網33.7 GW,同比增長155%;太陽能(行情000591,診股)發電投資522億元,同比增長178%。預計在光伏組件價格下降趨勢確立、公司儲備及在建光伏裝機建設節奏加快的背景下,盈利有望繼續增長。
房地產行業筑底、內部分化
2022年,國內疫情反復、多個期房項目停工等超預期因素頻出,疊加宏觀調控等因素影響,房地產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根據統計局數據,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3.58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4.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6.8%;全年商品房銷售額13.3萬億元,同比下降26.7%,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8.3%。
由此,房地產成為去年唯一虧損的行業,全年虧損774.19億元,凈利潤同比下滑338.57%,在各行業中墊底。并且房地產行業營收下滑8.40%,跌幅排名第3。其中住宅開發板塊去年虧782.61億元,凈利潤暴跌327.98%。
數據來源:Wind,鈦媒體APP制表
從個股來看,115家A股房地產企業中,虧損的房企有40家。在這之中,*ST藍光、金科股份、榮盛發展(行情002146,診股)、中天金融和陽光城虧損最多,分別虧損249.42億元、213.92億元、163.11億元、160.50億元和125.53億元。另外,去年房地產行業有七成凈利潤下滑,合計79家,珠江股份(行情600684,診股)、大悅城(行情000031,診股)、鳳凰股份(行情600716,診股)三家凈利潤下滑超1000%。
不過,在2022年房地產規模企業績大幅收縮、利潤下滑甚至巨虧成為常態的情況下,仍有75家房企實現盈利,顯示房地產行業分化加劇。去年凈利潤在百億以上的包括萬科A(行情000002,診股)以及保利發展(行情600048,診股),而電子城、沙河股份(行情000014,診股)、海南高速(行情000886,診股)增幅居前,分別為1774.47%、602.02%和386.96%。
有業內人士表示,大型央國企、高信用民企的財務狀況良好,負債率較低,現金流較為充裕,經營開發能力強,銷售受到的沖擊較小,因此韌性強。另外,優質房企布局重倉高能級城市,深耕市場并積極拓展多元化拿地。這類城市有人口的持續流入,需求支撐較為強勁,確保了銷售業績的增長。
對于房地產行業今年的發展,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診股)證券在研報中指出,2021年四季度以來,房地產政策持續向好,同時隨著疫情的放開,購房需求得到釋放。進入2023 年后,房地產銷售復蘇明顯,土拍市場熱度恢復,銷售復蘇具有持續性,看好能在此過程中穿越周期且具備高成長性的央國企和優質民企。
據悉,在經濟恢復和積壓需求釋放帶動下,2023年一季度商品房市場出現復蘇跡象,1-3月銷售金額累計同比增長4.1%;1-4月克而瑞百強房企銷售金額同比增長9%。頭部房企和改善型房企復蘇較強勢,中海地產、華潤置地、招商蛇口(行情001979,診股)、濱江集團(行情002244,診股)、越秀等14家房企銷售額累計增幅超50%。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