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經緯5月16日電 題:房地產需求端改善尚未傳導至供給端,市場仍需提振
作者 嚴躍進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
5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3年1-4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與銷售數據。從各項數據綜合來看,筆者認為,前4月,房地產需求端的改善尚未傳導到供給端的各項指標,這是要持續實現“穩地產”工作后續要重點解決的工作內容。
從開發投資數據來看,1-4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同比增速為-6.2%,相比1-3月份的-5.8%的數據有所惡化。當前,房地產開發投資指標透露出這樣的信號,需要引起我們警惕。其反映出房企供給端的擴張能力并沒有恢復,客觀上表明,后續市場的銷售數據仍需繼續提振,同時各地營商環境的改善仍有待進一步強化。
從房屋銷售數據來看,1-4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37636萬平方米,同比增速為-0.4%,相比1-3月份數據呈現出繼續改善態勢。同時,從商品住宅指標看,1-4月份,住宅銷售面積增長了2.7%。總體上來看,銷售端的指標走出了負區間,尤其是住宅銷售市場該指標連續兩個月為正。這意味著今年一季度,多地激活合理住房消費需求的工作是積極有效的。鑒于近期有市場走弱的現象,筆者認為,各地仍要繼續重視銷售端指標的提振。
從房價來看,1-4月份,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計算,全國商品住宅均價為10562元/平方米,漲幅為11.1%。當前,房價漲幅相對較大,這與各地放松限價政策、銷售端改善、房企調整定價策略等有關。筆者從實際感受看,部分城市存在炒作“房價倒掛”樓盤的現象,建議各地對此進一步加強監管。
總結今年前4月的全國房地產市場數據,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即房地產銷售端的改善并沒有傳導到供給端指標,尤其是與房地產企業相關的開發投資和新開工等指標。筆者認為,房地產銷售端的改善,已經通過首付款和按揭貸款等指標改善了房企的資金面,但相關資金要傳導并真正影響到房企投資拿地和開工建設,行業內目前存在“時滯過長”的情況。因此,筆者建議此類問題要盡快解決,否則容易影響后續新樓盤的供應和房源供給規模。(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李惠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