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艾莉
從目前暑期檔的影片供給看,國產片已集齊沈騰、吳京、黃渤、王寶強等四大中國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演員,有利支撐觀影需求,進口片儲備有《閃電俠》《瘋狂元素城》《碟中諜7》等影片,豐富了供給端的類型,兩方面保障票房大盤穩步增長,預計暑期檔票房將穩步恢復。
(資料圖片)
暑期檔影片儲備逐步釋放,供給端后續仍有較大增長空間。23年暑期檔已開啟(6月1日-8月31日),隨著前期積壓的供給逐步釋放,以及監管放松趨勢的延續,23年6月暑期檔定檔的影片數量大幅恢復。根據目前儲備釋放的趨勢,7月和8月仍有較大的供給增長空間。截至23年6月13日,今年暑期檔已有82部影片確定上映日期。
6月:目前有54部影片定檔,為近5年來第二高,僅低于21年同期的62部,與17年和18年在同一水平,我們預計系一方今年內容監管放松,另一方面前一年的影片儲備積壓隨供給回歸常態化,正有序釋放。
7/8月:目前分別有18部、10部影片定檔。從往年看,7/8月均有約50部的容量空間,因此后續建議關注儲備充足的公司在7/8月的影片釋放情況。
暑期檔一方面集齊國內四大最具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另一方面進口影片數量大幅增長。具體情況如下:
1)進口片:截至6月13日,暑期檔已有多部熱門IP的系列電影上映,包括《變形金剛:超能勇士崛起》《蜘蛛俠:縱橫宇宙》等。其他待映重磅好萊塢影片包括6月16日上映的《閃電俠》《瘋狂元素城》,7月14日上映的《碟中諜7》等。
2)國產片:四大具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加持。截至目前,23年暑期檔已集齊沈騰、吳京、黃渤、王寶強等四大中國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演員。主演的影片分別為沈騰主演的開心麻花喜劇《超能一家人》,黃渤主演的喜劇《學爸》以及和王一博共同主演的劇情片《熱烈》,王寶強自導自演的現實題材影片《八角籠中》,吳京和杰森·斯坦森主演的《巨齒鯊2》。
綜合看,我們認為一方面進口影片上映數量的大幅恢復豐富了供給端的類型,另一方面有國內最具有票房號召力演員出演的影片上映,有利支撐需求端,保障今年暑期檔票房大盤穩步恢復。
光線傳媒(行情300251,診股)、百納千成(行情300291,診股)、華策影視(行情300133,診股)等仍有影片儲備有待釋放。截至6月13日,7月和8月僅有18部和10部影片定檔,相較往年約50部的排片容量仍有較大空間。部分上市公司仍有較多影片儲備有待釋放。
近三年暑期檔整體呈穩步復蘇趨勢,其中觀影人次穩步恢復。22年暑期檔票房為91.35億元,已恢復至19年51.78%的水平。從量價看,票價穩步增長,觀影人次成疫情是關鍵驅動因素。1)觀影人次:22年恢復至2.33億人,恢復至19年的46.41%;2)平均票價:過去基本保持穩步提升,22年為39.21元。
根據我們的統計,如剔除每年春節檔日期不同的影響,從第10周(23年為3月6日-12日)看,23年第10周至第23周的平均周度票房為6.4億,恢復至21年94.6%的水平,恢復至19年85.0%的水平。具體量價因素的恢復情況如下:
1)觀影人次:盡管截至目前的恢復情況不及預期,但暑期檔豐富的國產和進口重磅影片供給有望帶動觀影人次恢復。23年第10周至第23周的平均周度觀影人次為1,669.0萬人,恢復至21年同期的89.9%,恢復至19年的77.9%,均低于綜合票房的恢復水平。盡管23年春節后的恢復情況不及預期,但從今年暑期檔的影片供給情況看,重磅影片供給充足。國產片已集齊沈騰、吳京、黃渤、王寶強等四大中國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演員,同時還有《閃電俠》《瘋狂元素城》《碟中諜7》等進口影片,重磅影片的充足供給有望帶動觀影人次恢復。
2)平均票價:為剔除CPI對平均票價的影響,我們通過將周度平均票價與春節檔的平均票價做對比,以此平均票價的變動情況。23年第10周至第23周的平均周度票價為38.5元,為春節檔平均票價52.3元的73.7%,票價的下滑幅度好于22年66.6%的水平,與21年75.1%的水平相近。目前,平均票價較春節檔的調整幅度基本趨于穩定,我們認為暑期檔平均票價將維持在約38.5元左右。
截至2023年6月13日收盤,申萬傳媒指數今年以來的漲幅為27.3%。我們此前在五一檔前瞻報告中,將影視板塊的上市公司分為三類。目前看,由于AI與行業融合的進展差異,這三類影視公司的漲跌幅仍然出現一定分化,具體情況如下:
1、擁有IP和版權的公司:無論從年初至今看,還是看近三個月,上海電影(行情601595,診股)、奧飛娛樂(行情002292,診股)等擁有IP的公司的漲幅更靠前。近期已有多款圍繞AI+IP的產品落地,包括掌閱科技(行情603533,診股)旗下圍繞小說IP和歷史人物的交互產品“閱愛聊AI”、小冰公司圍繞網紅和明星推出的虛擬社交類產品“X Eva”。這些產品都在圍繞AI+IP嘗試不同場景的交互功能落地,并逐步嘗試會員制、按次付費制等多種形式的商業化。而上海電影和奧飛娛樂擁有豐富的IP儲備,各類AIGC產品的落地,有效拓寬了IP變現路徑,并打開了商業化潛力。
2、影視投資公司:由于影視制作流程較為復雜,AI目前的能力尚不能滿足影視作品的高要求,因此短期落地上看,AI在影視行業的融合進度較慢。但是,我們仍然看好中長期AI在影視行業的落地。
3、線下院線公司:院線公司有望在兩方面受益:
1)暑期檔大盤有望穩步恢復:從目前定檔影片的情況看,國產片已集齊沈騰、吳京、黃渤、王寶強等四大中國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演員,有利支撐觀影需求,進口片儲備有《閃電俠》《瘋狂元素城》《碟中諜7》等影片,豐富了供給端的類型,預計今年暑期檔將保持恢復趨勢,院線公司有望受益。
2)電影局免征專項基金:據5月21日財政部、國家電影局公告,2023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免征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據我們測算,在剔除5%的專項基金后,無論出品方的投資比例,院線公司和出品公司的收入端,均較調整前將有5.5%的增長。政策對來自單片收入影響一致,對院線和出品方的影響一致。因此我們認為因為院線公司能在政策有效期內參與多數影片的票房分賬,所以這類公司在此次電影局的刺激政策中受益最大。
影片票房不及預期的風險、影片未能如期上映的風險、疫情反復導致影院營業率下滑的風險、疫情反復導致影視公司無法拍片的風險、拍攝進度不及預期導致無法武器上映的風險、內容監管風險、生成式AI技術發展不及預期、各領域技術融合進度不及預期的風險、數據質量及數量支持程度不及預期、觀影需求不及預期、技術壟斷風險、原始訓練數據存在偏見風險、增加監管難度風險、生成式AI相關法律法規完善不及預期、版權歸屬風險、深度造假風險、藝人道德風險、影響互聯網內容生態健康安全風險、企業風險識別與治理能力不足風險、用戶審美取向發生變化的風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