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重利好帶動下,今年元旦假期,部分城市售樓處到訪量增加,如北京、上海、杭州等成交面積較去年元旦假期增長,市場活躍度回升,但大多數三四線城市購房情緒仍在低位。
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2023年元旦假期(12月31日-1月2日),重點監測的22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較去年元旦假期(2022年1月1日-1月3日)增長超兩成。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分析稱:“今年元旦市場數據好轉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部分城市在疫情沖擊下,購房需求被壓制,隨著這一波疫情高峰過去,元旦假期需求釋放;二是前期出臺的政策逐步顯效,部分城市近期組織房交會,促進住房消費釋放;此外,房企積極促銷,推出優惠活動,去年低基數及部分城市集中網簽也對數據產生影響。”
(相關資料圖)
京滬廣新房成交面積上漲,深圳下跌
在一線城市中,今年元旦假期,北京、上海、廣州新房成交面積回升。其中,上海新房成交面積達到28.8萬平方米,位居一線城市之首,同比2022年元旦假期上漲74%;北京新房成交面積為2.3萬平方米,較2022年元旦假期日均成交面積增長80%;廣州新房成交面積為5.6萬平方米,同比2022年元旦假期大幅增長131.5%。
值得關注的是,四個一線城市中,唯獨深圳新房成交面積相比2022年元旦假期減少55.4%,為4.2萬平方米。
“今年元旦假期,北京看房客戶明顯增多。一方面,這一波疫情高峰已過,疫情壓制的購房需求陸續釋放;另一方面,隨著房地產利好政策頻出,房地產市場預期有所修復,同時疊加元旦期間優惠力度普遍較高,帶動北京樓市活躍度提升。”陳文靜說。
在上海,元旦走高的行情與上海第八批新房放量供應有關。對此,同策研究院方面表示,隨著上海度過這一波疫情高峰,上海樓市熱度有所回升,今年元旦假期新房成交量超過假期前一周成交量的50%。此外,2022年年底第八批上海新盤放量且改善盤增加,今年元旦假期新房成交量較2022年元旦假期微增,但是仍低于2021年元旦假期。
而對于深圳新房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陳文靜表示:“今年元旦假期,深圳房地產市場表現低迷,購房需求被拉至新低,項目入市節奏放緩。”
回顧2022年一線城市新房市場走勢,就呈現分化的特征,表現為京滬漲、廣深跌。以深圳為例,2022年,深圳全年新房成交34441套,同比下跌34.2%,新房住宅成交量跌回2019年的水平。
元旦樓市分化,三四線城市仍處低谷
除了一線城市外,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分化加劇,只有少數熱點城市今年元旦假期新房成交上升。
在二線城市中,今年元旦假期,武漢、沈陽、溫州、杭州新房市場較為活躍,尤其是武漢新房成交面積達到26.8萬平方米,相比2022年元旦假期大幅增長284%。
事實上,2022年底,武漢新房市場呈現活躍態勢。這與武漢新房供應量攀升相關,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0日,武漢舉辦了第39屆武漢房地產交易會。在武漢房交會期間,有204家房企210個樓盤供應約5.8萬套新房,政府對參展項目成交房源的購房人給與獎勵和補貼,且武漢二環外不限購,導致去年12月和今年元旦假期武漢新房成交量攀升。
據漢房網數據,2022年12月,武漢新房住宅成交17264套,環比上漲197.60%;成交面積196.65萬平方米,環比上漲187.16%。
除了比較熱門的城市之外,三四線城市中,莆田、東莞、義烏、煙臺等代表城市今年元旦假期新房成交面積仍遜于去年,也反映出三四線城市樓市目前仍然處于下行區間。
今年元旦假期代表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情況
說明:因2020年元旦假期僅1天,2019年-2022年元旦假期日均成交面積變化中不含2020年。廣州、濟南、沈陽、溫州2023年1月2日數據暫未統計,武漢2021年1月1日-1月3日暫未統計,計算代表城市合計增速時進行了相應剔除。圖/中指研究院
業內:預計6月將是市場企穩的窗口
對于2023年樓市的走勢,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預測,2023年,房地產政策將會持續寬松,提振信心。市場謹慎樂觀,上半年壓力仍然很大,下半年相對樂觀,6月將是市場企穩的重要時間窗口。
“2023年,隨著疫情形勢逐漸好轉,經濟逐步復蘇,但當前人們置業更趨理性,市場預期仍需時間修復。在樂觀預期下,市場銷售規模或有小幅增長。不過,市場調整態勢也有可能延續。”陳文靜如是說。
億翰智庫首席研究員張化東認為,2023年,房地產市場將呈現“陰跌+脈沖式”行情,需求釋放具有連續性,市場下行,剛需、剛改需求的絕對量將決定房地產市場成交量。預計未來3-5年,新房成交量將維持在14億平方米;預計2023年新開工降幅在5%-10%之間;開發投資延續負增長,預計2023年下降5%左右。
關鍵詞: 成交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