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下午,中宣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新時代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舉措和成效有關情況,并回應了市場關切的熱點問題。
這十年,是我國歷史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十年,億萬百姓喜圓安居夢想。十年來,累計完成投資14.8萬億元,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萬套,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基本實現應保盡保,1.4億多群眾喜圓安居夢。
(相關資料圖)
針對社會各方關注的房地產問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新聞發言人、住房改革與發展司司長王勝軍說,將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以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為首要目標,以法治化市場化為原則,防范化解市場風險,切實維護購房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王勝軍透露,在保交樓方面,上個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財政部、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出臺了專門措施,以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的方式,支持有需要的城市推進已售逾期難交付的住宅項目建設交付,目前專項工作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當中。
全國家庭戶住房建筑面積總量超過了500億平方米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姜萬榮說,這十年,是我國房地產業發展速度最快、房地產市場規范程度不斷提高的十年,人民群眾居住條件顯著改善。這十年,住房供應規模持續增加,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累計132.34億平方米,是上一個十年的2.2倍。
王勝軍說,根據“七普”數據,在2020年,全國家庭戶住房建筑面積總量超過了500億平方米,到了現在這個階段,人民群眾對住房的需求已經從“有沒有”向“好不好”來轉向,他們希望居住的條件更舒適,環境也更優美,服務更加便捷。
姜萬榮指出,住房問題關系民生福祉,政府必須“補好位”。據介紹,這十年,不斷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這十年,全國棚戶區改造累計開工4300多萬套,幫助了上億棚戶區居民改善了居住條件,實現了安居樂居。
另據介紹,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方面,到2021年底,北京市已累計籌集共有產權住房約8.3萬套,上海市已經簽約13.6萬戶。共有產權住房幫助居民以較低門檻擁有了產權住房,增強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姜萬榮表示,下一步,將以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為重點,持續完善住房保障體系,進一步規范發展公租房,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著力增強保障性住房供應,以住房保障工作新成效,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
已出臺保交樓專門措施 相關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
王勝軍說,房地產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扎實做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各項工作,可概括為“一二三四”。
一是堅持一個定位,也就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是做好房地產工作的根本遵循。二是健全兩個體系,一個是住房市場體系,一個是住房保障體系,這兩者缺一不可。三是努力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目標。四是完善人房地錢四個要素聯動機制,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錢。
在保交樓方面, 王勝軍說,“上個月我們會同財政部、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出臺了專門措施,以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的方式,支持有需要的城市推進已售逾期難交付的住宅項目建設交付,目前專項工作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當中。”
公積金保障基本住房功能日益凸顯
王勝軍說,住房公積金根基于“積”,核心在“金”,目的為“房”。下一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進一步創新發展這項制度,持續惠企利民,為百姓安居貢獻力量。
數據顯示,過去十年,公積金覆蓋面不斷擴大,資金規模持續增長。全國實繳人數從1.02億人增長至1.64億人,繳存總額從5萬億元增長到22.5萬億元,繳存余額從2.68萬億元增長到8.18萬億元。
王勝軍說,支持租房與購房“雙翼齊飛”,幫助群眾解決基本住房問題。過去十年,全國累計提取住房公積金12.44萬億元,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10.28萬億元、2736萬筆,其中首套住房貸款筆數超過80%。
視頻:史 麗、王 淵 制片:張 驕
關鍵詞: 正在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