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為國內城市更新發展起步較早、實踐較成功的地區之一,近年來上海陸續打造出了新天地(301277)和上生·新所等旅游休閑“網紅打卡地”,構建出了武夷路、徐匯濱江等“上海樣本”,還在2021年出臺了《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為上海城市更新活動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保障。
市人大代表、上海新階層人士聯誼會會長張毅呼吁,在城市更新活動中,中心城區黃金地段的老舊商務樓宇改造也應得到重視。
張毅代表介紹,上海商務樓宇市場在上世紀90年代初進入全面發展階段,主要分布在南京西路、淮海中路、陸家嘴、虹橋、徐家匯(002561)及人民廣場等核心區域。經過二十多年發展,部分商務樓宇已出現外觀陳舊、設備設施老化、能耗大、缺少配套服務設施等問題,以至于出租率低、管理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單位面積產稅能力低,雖地處中心城區黃金地段,卻產出價值與地理位置價值不符,造成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亟需實施改造。
由于中心城區黃金地段商務樓宇改造工程大、投入多,難度較高,張毅建議政府從頂層設計上明確待改造區域的功能定位,將其產業空間布局融入上海發展大局中,作為未來重要功能區域進行規劃。通過功能規劃布局疊加特殊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本投入老舊商務樓宇改造,同時更有針對性地引導新商務樓宇調整業態配比、樓宇功能、空間場景等,實現“騰籠換鳥”,吸引相關產業企業入駐,集聚更多頭部企業或領軍企業,帶動相關產業鏈企業集聚,以便大幅提高商務樓宇整體出租比例、租金及營業收入,提升單位面積產稅能力,讓中心城區黃金地段的土地資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展示出更好的都市商務風貌。此外,依靠商務樓宇實現空間升級還能更好地優化城市空間格局,打造更多城市發展新增長極,加快形成全市多點支撐多級發力的發展態勢,更好地通過實現城市更新推動城市升級轉型。
關鍵詞: 城市更新